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痛风
编号:13501882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痛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3
     【摘 要】 近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人们膳食结构发生了改变,高嘌呤、高蛋白质、高脂肪的过多摄入使痛风患病率逐年攀升。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较小的不良反应等优势,但中药成分及作用机制复杂。网络药理学的兴起为阐明传统中医药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现通过综述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治疗痛风中的应用,为后期中医药在痛风中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痛风;网络药理学;中医药;应用进展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及周围组织导致的以反复发作炎症为主的反应性关节病,发病主要与嘌呤代谢紊乱、肾脏尿酸排泄障碍所引发的高尿酸血症相关,严重者可致关节破坏、变形[1-2]。研究表明,约3.9%的人群患有痛风,每年痛风男、女新发病率约为0.4%、0.14%[3-4]。痛风的发病主要与性别、生活方式、遗传、代谢综合征、饮酒、职业等因素有关[5-6]。中医药治疗痛风历史悠久,尤在减轻患者疼痛、降酸排石及减缓发作频率等方面疗效显著[7]。网络药理学(Network pharmacology)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药物-疾病-靶点-通路”的网络关系,从而预测并富集中药治疗痛风的潜在靶点和通路,为研究中药对痛风的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8]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