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4年第3期
编号:13141348
儿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第3期
     【关键词】儿童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临床用药

    儿童心律失常已经成为现在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处于特殊时期,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儿童的生理代谢器官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能力也有不同的变化,对治疗儿童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有限制。因此,在儿童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要更加注意,要针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病因类型,采取适当的方法治疗。本文对常见的小儿心律失常的疾病类型以及相关的药物治疗进行了总结。

    儿童治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临床上治疗儿童心律失常的药物通常是按照药物的作用方式进行分类的,一般用的分类方式是Vaughan Willams分类: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

    Ⅰ类药物是膜稳定剂,又称为钠通道阻滞剂,顾名思义,该类药物主要是对钠离子通道进行阻滞,导致了降低了动作电位0相上的幅度,同时减慢了动作电位0相上升最大速率减慢[1]。Ⅰ类药物依据药物对钠离子通道阻滞作用的强弱又分成了3个亚类药物:第一类药物是ⅠA类,对钠离子通道阻滞的作用相对的说是较弱的,通常用于治疗室性和室上性过快心律失常,例如:普鲁卡因胺等;第二类药物是ⅠB类,对钠离子通道阻滞的作用相对的说是较强的,通常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常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苯妥英钠等;第三类药物是ⅠC类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