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9336
治疗心血管病的中西药联用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
     【摘要】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药联用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中西药联用不仅可使疗效得到提高,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但是在中西药联用中若应用不够合理和恰当,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为合理且科学地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联用中西药,下面笔者就治疗心血管的中西药联用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中西药;心血管;联用;临床;治疗

    过于注重利忽略了弊

    在心血管病的临床实践过程中,过于注重中西药联用有利效应而忽略了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而这种问题也使得在实践应用中盲目联用中西药,导致治疗效果下降,增加了相关的毒副反应,严重时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比如甘草,该药物主要成分为甘草酸和其水解以后所生成的一种甘草次酸,这两种成分都有类糖皮质激素样功效,若长期服用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钾排泄增加以及血压升高等相关副作用[1]。当甘草和强心苷联用时,因甘草所具排钾作用使得心肌对于强心苷敏感性增加,很容易引起强心苷中毒。又如麻黄,该药物主要成分为麻黄碱,其具有加快心律以及升高血压等作用[2]。当和降压药联用时候,容易使治疗效果下降;当和乙胺碘呋酮或者氨酰心安等药物联用时,也容易使治疗效果下降,严重时还会加重病情。对此,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联用中西药时,应对利弊进行综合考虑和权衡,基于病患自身病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中西联用药物,坚决不可盲目应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后果。

    过于注重药而轻视证

    在心血管病临床治疗中联用中西药时,仅仅根据某一种重中药已经发现的药理作用就把其和西药联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也就忽略中医理论中辨证施治原则,往往容易造成机体阴阳失衡等。在中医理论中,其基本特点为辨证施治,基于中药药理作用来治病仅仅只是中医治疗作用之一,其疗效更多的是经机体自身因素的调动来获得,即借助于辩证,了解并认识疾病于每一个阶段反应状态,通过脏腑功能、阴阳功能以及气血功能的协调,使人体自稳得到恢复和调节。由于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有效成份比较复杂,在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时,若仅凭已知药理作用来应用中药,很显然比较肤浅,同时若所用中药不符合辩证症候,就会引起气血以及阴阳失衡,破坏人体整体机能。比如苦参,在现代药理研究中已经证实其经过心肌细胞膜钾以及钠离子传递系统的影响,使心肌应激性得到降低,以此使心肌绝对不应期得到延长,抑制患者异位节律点,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上所获效果显著,目前在临床上已经有联用苦参和慢心律治疗短阵室成功的相关报道,但是如果把苦参和慢心律联合应用在兼有脾胃虚寒证室性心律失常,很容易引起胃肠副反应[3-4]。对此,在联用中西药时,应把中医辩证治疗和西医辨病治疗结合在一起,基于中药药理和所联用西药相互协调,且于辨证论治疗上不可违背中医症候,从而使中药所具人体机能调节以及症状改善等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

    过于注重用而忽略了理

    就药代动力学而言,联用中西药可对药物吸收产生影响,如联合地高辛和番泻叶时,因番泻叶可加快肠蠕动,因此导致地高辛吸收减少,同时联用中西药还会对药物代谢产生影响。就药效学来讲,联用中西药能够使效应器官对于同一剂量药物敏感性发生改变,比如利用地高辛进行充血性心理衰竭的治疗时,患者常伴有饮食停滞以及腹胀痞满等,需要应用积实丸,当联用这两种药物时,地高辛的毒性与作用就会增加,此时就很容易引起心律失常[5]。对此,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联用中西药时,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了解并熟悉各种中西药毒性反应和理化性质以及相互应用的药效学以及药代动力学,这样才可预见性地减少或者防止联用可能引起的一系列毒副反应。

    小结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中西药联用方式来予以治疗时,首先应该对病患病情进行分析,基于此分析各种中西药物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以及理化性质;其次,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中西药联用所产生的药效以及反应,合理且科学地联用中西药,以此获得更为理想、安全且可靠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麦名建,余细勇,王妍,等.承前启后开拓创新-记第五届国际中西医药结合学术交流大会暨心脑血管病学术论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3):432.

    [2]郑希杰,潘涛.中西药对冠心病内皮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5):601-603.

    [3]马双.中西合璧,解决西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盲点-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鲁卫星教授[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5):2-3.

    [4]许耘红,吴沃栋,陈次滨,等.循环EPCs CD34+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19-20.

    [5]王文健.应用中医“聚证”理论防治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病危险因子的研究[C].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集,2011:154-159., 百拇医药(穆连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