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5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794822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2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年第12期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D1与D2组,各52例。D1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D2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忧郁化评分、焦虑评分以及躯体化评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后,在忧郁化评分、焦虑评分、躯体化评分以及人际关系评分方面,D1组优于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冠心病;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2..02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社会竞争的逐渐严重,冠心病患者逐渐。冠心病患者易出现思维迟缓、心情低落等症状,严重患者会萌生自杀的想法,从而对疾病的治疗、恢复造成严重影响[1]。为了研究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的方法,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其负性情绪明显缓解,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D1与D2组,各52例。D1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46.1±12.6)岁;D2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46.5±12.9)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D1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步骤为:①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对其开展心理讲座,提高患者心理知识的掌握程度;②患者住院后,评估基础情况,主要包括当前的生活情况、心理、生理状态等,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认真讲解冠心病知识,调节患者的心理,确保心态乐观,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2]。③护理的过程中,要与患者进行密切沟通,详细了解内心情况,态度和蔼,抚摸患者的肢体,给予更多的关爱以及支持。④针对患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通常1次/周,认真讲解冠心病的有关知识,使患者有效了解冠心病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3]。⑤确保患者的睡眠充足,对轻度睡眠障碍患者,选择合理方法进行睡眠引导。例如在睡眠过程中,选择合理卧位,对重度睡眠障碍患者,遵医嘱给予安眠药保证睡眠[4]。⑥告知患者的不良情绪会对病情产生严重影响,要肯定自身价值。对失去自信心患者创建短期目标,增强同疾病对抗的信心。

    D2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主要为患者住院后,常规对其实施健康宣教。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后,在忧郁评分、焦虑评分、躯体化评分以及人际关系评分几方面,D1组优于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病程较长,患者易出现焦虑以及恐惧心理,表现出一系列不良情绪会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针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确保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与患者进行交流,有效缓解焦虑、恐惧心理,护理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后,在忧郁化评分、焦虑评分、躯体化评分以及人际关系评分方面,D1组优于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总而言之,对冠心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有效提高治疗信心,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探霞.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1(9):197.

    [2]武成莉.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5(19):137-138.

    [3]郭慧玲.冠心病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5):267-268.

    [4]邱光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消除其负性情绪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19):118-119. (刘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