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6年第19期
编号:12961106
感染性休克及其临床治疗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第19期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9.00.03

    感染性休克[1]是指侵入血液循环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等,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炎症介质,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进一步作用于机体各个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甚至多个脏器功能衰竭,导致以休克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综合结果,发病机制复杂,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微循环障碍学说,为休克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等)、非发酵菌如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脑膜炎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真菌也会引起感染性休克。近年来常见的致病菌特别是在重症医学科,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生越来越多,而且耐药现象严重,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除了抗菌药物的广谱应用,更重要的是随着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危重病人得以存活下来,这部分病人正是耐药感染发生的高危人群,也形成了重要的宿主因素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