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46391
中医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2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
     3.2 濕重于热模型

    湿热证病因不仅有内湿、外湿之分,其病机尚有湿热轻重之别,而清热与祛湿治疗矛盾,必须合理应用两种方法,才是治疗湿热证的关键。闫翔等[14-15]认为温病湿热证模型的建立,需对应建立湿重于热,热重于湿的模型。人体若中阳虚者病偏于太阴,表现为湿重热轻。廖荣鑫[16]采用高糖高脂、造模箱、白酒、大肠杆菌等因素建立了湿偏重造模组。其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0天,然后置于造模箱,同时灌服北京产二锅头,第19天开始灌胃,给予大肠杆菌2次,移出造模箱并灌服蒸馏水,7天后动物处死做相关检查。湿偏盛者,热势不扬,大便溏薄,小便不清,并出现嗜睡懒惰,反应迟缓,饮食量减轻,渴不引饮。灌服大肠杆菌后,大鼠蜷缩茸毛,体温较低,恢复缓慢。Na+-K+-ATP酶活性下降,造成细胞内液Na+积聚,引起细胞水肿,湿重于热动物模型红细胞Na+-K+-ATP酶活性的变化较湿热并重动物模型更为显著,经治疗后Na+-K+-ATP酶活性逐渐恢复正常[17]。

    遵循传统中医理论,依据中气虚实的病机特点,合理应用了清热与祛湿的总体治法,通过动物模型与“内湿”“外湿”等因素结合,又采用了改变饮食、增加致病生物因子等方法复制了中医湿热证湿重于热动物模型。雷氏芳香化浊丸治疗后,各种理化指标及其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证明湿热证湿重于热动物模型有确切的临床意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