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研究新进展
心力衰竭,炎症因子,作用机制
【摘要】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及炎症因子引起的心肌损伤,从而造成心肌结构、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引起心室泵血、充盈功能下降,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及体液潴留等。而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严重者将会引起失代偿。因此,临床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除了要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外,还应该结合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及防治心肌重构发展,降低临床死亡率。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是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具有双重作用机制,能抑制脑啡肽酶活性,拮抗血管紧张素II受体水平,但是临床上对于其作用机制尚未知晓。因此,本文将以慢性心力衰竭为起点,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及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炎症因子;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9..02
心力衰竭的俗称就是心衰,心脏在正常情况之下的生理舒张或收缩过程中出现的功能性障碍,以致于静脉中的回心血量不能够完全地从心脏中排出去,使静脉血管产生的血液沉积导致动脉血管中血液灌输不足而导致的心脏显现出循环障碍[1]。临床上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轻重缓急程度,分为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