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护理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防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16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的护理过程,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16例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过少量出血情况,但经过氩离子、电凝等手段成功止血,均未采取输血治疗。手术后,没有出现呕血情况,3例患者出现创面出血,经过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做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较少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防治措施;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2..02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是很多消化道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该手术治疗方式具有费用低、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损伤小等优势[1]。为了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在围手术期间做好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究分析防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2016年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16例,其中,男性9例,占56.25%,女性7例,占43.75%,患者最高年龄75岁,最低年龄43岁,平均年龄(58.63±4.39)岁。根据内镜治疗方式不同可分为肠镜下治疗8例,胃镜下治疗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防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护理,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术前护理。患者接受手术前,护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病灶位置、数量、大小、脏器功能、凝血功能等,同时给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确保患者符合手术要求。由于疾病因为的影响,患者手术前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就需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为患者介绍手术相关内容,包括手术必要性、安全性、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手术治疗信心。手术前8小时,需要患者禁食,前4小时,需要患者禁饮,并且连接相关导管,测试患者耐受度,同时,为了防止肢体受压引起缺血,还需要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并选取合适的体位。其次,术中护理。事先准备好手术过程中所需的药品、工具等,如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出血情况,可以采用肾上腺盐水止血,浓度控制在1:10000,如果出血情况没有停止,还可以将其改为粘膜下注射。同时,医生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积极配合,并实时观察患者的病情,一旦出现异常,应该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第三,术后护理。主要包括术后再出血护理和饮食管理。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应该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做好病情观察,一旦出现呕血、恶心、血压异常、心率异常等情况,应该及时处理。手术后3天内患者应该禁食,第4天食物以无渣软食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经过一个月的过度,才能逐渐转为正常饮食。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
2 结 果
16例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过少量出血情况,但经过氩离子、电凝等手段成功止血,均未采取输血治疗。手术后,没有出现呕血情况,3例患者出现创面出血,经过治疗后恢复正常。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干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会非常高[2]。尤其是术中出血与术后24小时内出血处理,需要尤为谨慎。因此,围手术期间,临床上应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护理干预方式,保证手术治疗效果与手术安全,从而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本次研究采取回顾分析的方式,对16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回顾。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过少量出血情况,但经过氩离子、电凝等手段成功止血,均未采取输血治疗。手术后,没有出现呕血情况,3例患者出现创面出血,经过治疗后恢复正常。该研究与马丽华[3]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术前术后护理配合的应用价值中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做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较少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振军,王 昕,成 涛,等.结直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J].實用癌症杂志,2016,31(9):1521-1524.
[2]汤金莲.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的配合及护理[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5):2583.
本文编辑:李 豆, 百拇医药(王粉 陈喆)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防治措施;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2..02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是很多消化道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该手术治疗方式具有费用低、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损伤小等优势[1]。为了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在围手术期间做好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究分析防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2016年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16例,其中,男性9例,占56.25%,女性7例,占43.75%,患者最高年龄75岁,最低年龄43岁,平均年龄(58.63±4.39)岁。根据内镜治疗方式不同可分为肠镜下治疗8例,胃镜下治疗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防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护理,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术前护理。患者接受手术前,护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病灶位置、数量、大小、脏器功能、凝血功能等,同时给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确保患者符合手术要求。由于疾病因为的影响,患者手术前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就需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为患者介绍手术相关内容,包括手术必要性、安全性、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手术治疗信心。手术前8小时,需要患者禁食,前4小时,需要患者禁饮,并且连接相关导管,测试患者耐受度,同时,为了防止肢体受压引起缺血,还需要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并选取合适的体位。其次,术中护理。事先准备好手术过程中所需的药品、工具等,如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出血情况,可以采用肾上腺盐水止血,浓度控制在1:10000,如果出血情况没有停止,还可以将其改为粘膜下注射。同时,医生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积极配合,并实时观察患者的病情,一旦出现异常,应该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第三,术后护理。主要包括术后再出血护理和饮食管理。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应该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做好病情观察,一旦出现呕血、恶心、血压异常、心率异常等情况,应该及时处理。手术后3天内患者应该禁食,第4天食物以无渣软食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经过一个月的过度,才能逐渐转为正常饮食。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
2 结 果
16例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过少量出血情况,但经过氩离子、电凝等手段成功止血,均未采取输血治疗。手术后,没有出现呕血情况,3例患者出现创面出血,经过治疗后恢复正常。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干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会非常高[2]。尤其是术中出血与术后24小时内出血处理,需要尤为谨慎。因此,围手术期间,临床上应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护理干预方式,保证手术治疗效果与手术安全,从而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本次研究采取回顾分析的方式,对16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回顾。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过少量出血情况,但经过氩离子、电凝等手段成功止血,均未采取输血治疗。手术后,没有出现呕血情况,3例患者出现创面出血,经过治疗后恢复正常。该研究与马丽华[3]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术前术后护理配合的应用价值中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做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较少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振军,王 昕,成 涛,等.结直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J].實用癌症杂志,2016,31(9):1521-1524.
[2]汤金莲.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的配合及护理[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5):2583.
本文编辑:李 豆, 百拇医药(王粉 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