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上半月》 > 20145
编号:13686120
中国传统调味观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45
     五味调和

    《吕氏春秋·本味》: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五味调和就是通过酸、甜、苦、辛、咸五味的调和,达到饮食之美的最高境界———和。

    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美食观念,要求通过“荤素之和、性味之和、时令之和”三方面来实现“和”的调配原则,以追求最佳的口感和营养。

    按季节调味

    《周礼·天官》《礼记·内则》: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按季节来调味的理论实际上是以我国“五行”学说为依据,阐述调味与季节(四时)、人体(五脏)的关系。这一调味理论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直到近现代。

    物无定味,适口者珍

    这是宋代学者苏易简的观点。苏易简,宋太宗时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曾经给宋太宗赵光义讲学。一次,太宗问:“食品称珍,何物为最?”他回答说:“臣闻物无定味,适口者珍。”还说:“臣只知齑汁为美。”他告诉皇帝,有一天晚上特别寒冷,痛饮之后,睡觉时盖了几斤重的厚被子。酒后又是被热,感到极渴,翻身起床来到庭院,在月光中看见残雪覆盖着泡腌菜汁的甏子(大瓮,坛子,编者注),便顾不得叫家童,连忙捧起雪水洗手,美美地喝了好几抔齑汁,只觉得“上界仙厨鸾脯凤腊,殆恐不及”。

    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

    这是近人根据我国历来烹调经验概括而成,也成为中华烹饪的经典名言。所谓的“有味”,是指异味,做菜时须去除原料中的异味;而“无味”指原料清淡,通过调味,使原料更加鲜美。这句话反映出中国烹饪调和在调味技艺上的精要,甚至有人认为此言堪称厨师技艺的最高境界。历代大厨们已经总结出许多方法,如加热、用汤、用芡,切割、对比以及盖味、渗透等技巧,以达到“味出”和“味入”境界。

    浓者先之,清者后之

    《厨者王小余传》:浓者先之,清者后之。正者主之,奇者杂之。胝其舌倦,辛以震之。待其胃盈,酸以隘之。

    意思是:宴席菜先上味浓的,再上清鲜的;正菜为主,中间穿插风味独特的奇品。当宴席进行到一定的时候,客人已吃得味觉迟钝了,就应用味道辛辣的菜去刺激客人的味蕾。待客人觉得肚子装满了,就应用酸味的菜去和胃,阻止胃满。

    味养结合

    《黄帝内经·素问》: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意思是:各種可食植物各具五味,五味优美适口,不可能一一遍尝。每个人的口味嗜好虽然不同,但各种不同味道却影响各个脏腑。大地供给人以五味,五味由口食入,藏之于肠胃。食物经过储藏转化,以养五脏之气。五脏之气又与五味谷气结合而生津液,润脏腑,补精髓,使精旺气盛,身体健壮。

    中国烹饪最经典的理论就是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味与养的关系密不可分,而精烹细作可促进味养结合。, 百拇医药(宋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