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摘要】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通过护理人员不断强化法律意识,严格按常规做好本职工作,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潜在的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本文分析了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08-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出台后,护理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常成为医疗事故和纠纷的易发之地。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及护理安全隐患,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 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1.1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3操作方面: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1.4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5清点物品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1.6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2 提高手术室护理的防范措施
2.1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医院要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人人通过考核。科内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科内护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慎独精神,强化责任心,从而降低了护理职业风险,既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又保护了自己。
2.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术前要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2.2.1患者查对:到病室接患者时,根据手术通知单,应认真查对病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将患者送入规定的手术间内,并由该手术间巡回护士、麻醉师及手术医师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及手术部位等,确认无误后方可麻醉、手术。
2.2.2查对手术部位,合理安置体位:为确保部位准确无误,询问患者病变部位并查对病历、手术单和X光片等相关资料,手术前与麻醉师核对手术部位,摆放体位后与术者再次核对方可手术。摆放手术体位时需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避免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特别对俯卧位、截石位、侧卧位等易造成意外损伤的手术体位更应注意。
2.2.3手术物品的查对:术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纱垫等数目并记录。术中保持术野整洁,器械放置有序,用后及时收回,术中需临时增加物品时,必须核对清楚并及时记录。关闭体腔前,洗手护士要与巡回护士认真核对准确无误方可关闭。关闭后两人再核对一次数目。
2.2.4抢救患者药品的查对:术中抢救患者时分秒必争,护士应熟悉掌握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与配位禁忌等,以利于配合抢救。执行口头医嘱时应要向医生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空安瓿抢救后再次查对,及时补记医嘱,手术完毕方可弃去。
2.2.5防止病理标本丢失或混放:标本是提供患者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妥善保存和处理标本尤为重要。病理标本需贴上标签,注意患者姓名、床号、病理标本名称,连同病理单按指定位置存放,由专人送检。水中冰冻切片标本取下后立即放入备好的标本袋,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床号、标本名称、取标本部位,由专人立即连同病理检查单送病理科检查。如取标本较多时,应按顺序排列,做好标记并与医生共同核对,不可混入。
2.2.6防止输错:输血应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3遍,取血人在血库对1遍,麻醉师与巡回护士对1遍,加血者对1遍。取血人每次只能取1名患者所需的血。输血时需两人共同核对并签名,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2.2.7防止电灼伤:使用高频电力前要检查仪器性能是否良好,负极板置于患者丰满处与皮肤紧密接触,一般先大腿、小腿或臀位,术中防止负极脱位、移位,避免灼伤患者。有心脏起搏器者,一般不用高频电刀,以免发生意外,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肢体用床单包裹,以防烧伤。
2.2.8防止切口感染,加强空气消毒监控:术前30min开启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并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尽量减少人员流动。无菌手术与感染手术严格划分,行感染手术人员不可随意到其他手术间走动或参观手术,防止交叉感染。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无菌观念。
2.3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病人病案的一部分,是具有法律依据的举证材料,它记录了病人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工作,因此记录应严谨、字迹清晰、医护一致、严禁涂改、避免漏记、误记,要保证记录内容的客观、及时、真实、完整、准确性。无菌包灭菌指示卡、植入性产品标签均必须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并注明文字说明。
这样增加了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避免了举证倒置困难。
参考文献
[1] 张嘉阳,刘宇.手术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惫感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3):401.
[2] 洪瑞乔,黄华兰,应文娟,等.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护理杂志,2003,9(9):676-678.
[3] 关毅.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123.
[4] 张艳秋,姜皓,张桂馨,等.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初探[J].吉林医学,2011,32(8):1612., 百拇医药(陈海飞 任玲 陈君 )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08-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出台后,护理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常成为医疗事故和纠纷的易发之地。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及护理安全隐患,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 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1.1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3操作方面: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1.4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5清点物品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1.6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2 提高手术室护理的防范措施
2.1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医院要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人人通过考核。科内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科内护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慎独精神,强化责任心,从而降低了护理职业风险,既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又保护了自己。
2.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术前要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2.2.1患者查对:到病室接患者时,根据手术通知单,应认真查对病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将患者送入规定的手术间内,并由该手术间巡回护士、麻醉师及手术医师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及手术部位等,确认无误后方可麻醉、手术。
2.2.2查对手术部位,合理安置体位:为确保部位准确无误,询问患者病变部位并查对病历、手术单和X光片等相关资料,手术前与麻醉师核对手术部位,摆放体位后与术者再次核对方可手术。摆放手术体位时需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避免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特别对俯卧位、截石位、侧卧位等易造成意外损伤的手术体位更应注意。
2.2.3手术物品的查对:术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纱垫等数目并记录。术中保持术野整洁,器械放置有序,用后及时收回,术中需临时增加物品时,必须核对清楚并及时记录。关闭体腔前,洗手护士要与巡回护士认真核对准确无误方可关闭。关闭后两人再核对一次数目。
2.2.4抢救患者药品的查对:术中抢救患者时分秒必争,护士应熟悉掌握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与配位禁忌等,以利于配合抢救。执行口头医嘱时应要向医生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空安瓿抢救后再次查对,及时补记医嘱,手术完毕方可弃去。
2.2.5防止病理标本丢失或混放:标本是提供患者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妥善保存和处理标本尤为重要。病理标本需贴上标签,注意患者姓名、床号、病理标本名称,连同病理单按指定位置存放,由专人送检。水中冰冻切片标本取下后立即放入备好的标本袋,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床号、标本名称、取标本部位,由专人立即连同病理检查单送病理科检查。如取标本较多时,应按顺序排列,做好标记并与医生共同核对,不可混入。
2.2.6防止输错:输血应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3遍,取血人在血库对1遍,麻醉师与巡回护士对1遍,加血者对1遍。取血人每次只能取1名患者所需的血。输血时需两人共同核对并签名,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2.2.7防止电灼伤:使用高频电力前要检查仪器性能是否良好,负极板置于患者丰满处与皮肤紧密接触,一般先大腿、小腿或臀位,术中防止负极脱位、移位,避免灼伤患者。有心脏起搏器者,一般不用高频电刀,以免发生意外,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肢体用床单包裹,以防烧伤。
2.2.8防止切口感染,加强空气消毒监控:术前30min开启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并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尽量减少人员流动。无菌手术与感染手术严格划分,行感染手术人员不可随意到其他手术间走动或参观手术,防止交叉感染。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无菌观念。
2.3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病人病案的一部分,是具有法律依据的举证材料,它记录了病人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工作,因此记录应严谨、字迹清晰、医护一致、严禁涂改、避免漏记、误记,要保证记录内容的客观、及时、真实、完整、准确性。无菌包灭菌指示卡、植入性产品标签均必须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并注明文字说明。
这样增加了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避免了举证倒置困难。
参考文献
[1] 张嘉阳,刘宇.手术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惫感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3):401.
[2] 洪瑞乔,黄华兰,应文娟,等.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护理杂志,2003,9(9):676-678.
[3] 关毅.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123.
[4] 张艳秋,姜皓,张桂馨,等.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初探[J].吉林医学,2011,32(8):1612., 百拇医药(陈海飞 任玲 陈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