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4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971091
牙槽外科中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口腔软组织浅层缺损的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2014年第8期
     【摘要】目的:探讨牙槽外科中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口腔软组织浅层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口腔黏膜组织术后缺损修复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生物膜的成活情况、颜色、质地、患者的口腔感觉、张口度、瘢痕情况、咀嚼功能进行追踪随访。结果:修复膜成活55例,成活率为93.2%,全部患者的修复膜成功率均达到90%以上,修复膜贴附紧密,无排斥反应,无失败病例。术后3个月后,全部患者的修复膜表面均呈粉红色且表面光滑平整,富有弹性,与周围组织相近,几乎实现黏膜化。患者的瘢痕愈合情况良好;口腔感觉良好,无不适感,张口、伸舌功能正常,可正常进行语言交流;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全部患者均可正常进行进食。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能有效覆盖口腔软组织缺损,减少术后创伤,促进组织恢复。

    【关键词】牙槽外科;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软组织;浅层缺损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8 口腔黏膜病变组织切除后往往留下面积较大而伤口较浅的粘膜组织缺损,缺损组织不易愈合,患者术后经常出现张口受限、伸舌困难、语言交流困难症症状,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只保留异种或异体真皮细胞中的细胞外基质,以降低自身抗原性,降低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促进异体或异种移植成功[1]。现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口腔黏膜组织术后缺损修复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牙槽外科门诊因各种口腔疾病导致的口腔软组织浅层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口腔黏膜缺损,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7例,年两最大者76岁,年龄最小者31岁,平均年龄为(45.3±5.2)岁。其中颊部黏膜白斑13 例,颊黏膜扁平苔藓2例,舌部白斑 12例,舌部扁平苔藓 11例,牙龈瘤 4例,腭部良性肿瘤4 例。缺损面积最大6*4cm,最小面积3*3cm。

    1.2 方法

    根据病变程度切除病变组织,患者术后充分止血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测量组织创面面积,根据创面的大小选择和是规格的口腔修复膜。修复膜使用前需浸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水化。颊部组织损伤的黏膜修复时,修复膜的基底膜应想外,缝合包扎后,应在膜上划开数道小口,便于引流和预防死腔。若需修复的软组织面积过大,可将修复膜缝合数针,固定在肌肉组织上。术后半月、1月、3月进行复诊,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

    1.3评价标准[2]

    观察生物膜的成活情况、颜色、质地、患者的口腔感觉、张口度、瘢痕情况、咀嚼功能等情况。补片成活标准:①上皮化愈着成活:补片呈粉白色、质地柔韧,补片修复区颜色与周围粘膜相近;②附着成活:补片较厚、质地松软、乳白色膜状物附于创面无脱落,可见红色斑点状浸润区,术后半月可逐渐扩大面积,并与口腔黏膜组织相近。

    2结果

    2.1 修复膜成活率

    修复膜成活55例,成活率为93.2%,全部患者的修复膜成功率均达到90%以上,修复膜贴附紧密,无排斥反应,无失败病例。术后半月时,24例患者为上皮化愈着成活,口腔内修复膜色泽呈粉白色,创面无糜烂。35例患者为附着成活,修复膜表面糜烂,无脱落,无异味,有红色斑点附于修复膜表面,术后1个月,红润区最终扩散成片。14例患者出现白斑和扁平苔癣患者的修复区平整,呈细小红色颗粒状,45例患者修复区成凹陷状,1个月后凹陷部位均以恢复平整,舌体、颊部、硬腭等部位均出现正常黏膜组织,创面愈合良好。3月后,全部患者的修复膜表面均呈粉红色且表面光滑平整,富有弹性,与周围组织相近,几乎实现黏膜化。

    2.2 术后3个月,患者的瘢痕愈合情况良好;口腔感觉良好,无不适感,张口、伸舌功能正常,可正常进行语言交流;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全部患者均可正常进行进食。

    3讨论

    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在组织学上表现为胶原排列紊乱和弹力纤维缺乏[3]。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排列规则且富含弹性纤维,能与口腔软组织无差别整合,移植成功率较高,减少瘢痕形成。尽管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贴膜能够有效促进口腔内软组织缺失愈合,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颊部、舌部和翼下颌韧带区等部位存在收缩问题,致使对组织愈合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口腔黏膜缺损深度一般不超过1cm时,采用修复膜进行修复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和成活率均较高[4]。口腔黏膜修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周血管长入,第2周到第3周,呈现广泛血管化和基质上皮化,创面开始愈合,第4周上皮几乎已全部覆盖创面。异种或异体真皮外细胞基质的主要成分为多糖和胶原蛋白,细胞外基质属于低抗原性物质,其自身的多孔性三维空间有利于宿主的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的浸润生长,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不仅操作简单易行,诱发炎症反应和引起细胞免疫的概率明显降低,软组织愈合时间短,最终达到无差别整合。本次研究中,采用口腔修复膜对59例患者进行软组织修复,移植后,黏膜上皮无异常增生,无充血、出血、血管扩张和炎症反应等症状,效果良好,全变成活,无失败病例。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能有效覆盖口腔软组织缺损,减少术后创伤,促进组织恢复,是促进口腔内软组织创口愈合的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铁军,崔 军,刘晓华.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口腔黏膜组织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探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 28(8):477-479.

    [2]傅成扬 ,蒋锋, 刘家武, 冯靖 ,房进, 邱长乐.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口腔黏膜组织缺损 105 例的临床观察[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2011, 6(5): 813-815.

    [3]王涛.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修复口腔黏膜缺损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 24(10):979-983.

    [4]侯锐,胡开进,姚小虎,等.外科中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口腔软组织浅层缺损的效果[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8, 24(1):111-114. (买尔哈巴·马合木提 阿达来提·麻合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