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
编号:13315857
浅析医生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及其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第2期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2--01

    1 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的研究源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早是由纽约临床心理学家 Freudenberger 提出来的。他将“倦怠”一词来描述在服务业及医疗领域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情绪低落、身体疲劳、工作卷入程度降低、对待服务对象冷漠的态度和降低的个人成就感等。[1]

    在现有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理论中,最具代表性、居主导地位的是Maslach等人提出的三维度理论模型。他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一种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它经常出现在人际工作的人员身上”。情感衰竭内在反映为个体对压力的感受与评估,外在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它代表职业倦怠的个人应激维度。去人格化,则涉及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表现为个体以消极、漠然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它代表职业倦怠的人际情境维度。个人成就感低落系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其对自己工作价值评价的矮化,代表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

    2 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职业倦怠理论日益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而医生作为高发的职业人群,职业倦怠也被列入研究范围。我国的医务工作者普遍存在倦怠现象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