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模式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1
呼吸内科中的患者病情大都不稳定,且病情变化快,伴有诸多并发症,患者身心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致使其极易出现负面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及其远、近期愈后。治疗这类患者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确保其病情缓解,提高疗效[1]。此次以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二组的护理效果,相关情况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20例从2017年7月-12月在我院消化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性人数分别为32和28,年龄范围为27-6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性人数分别为35和2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5-67岁,患者不存在明显的并发症,且二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统计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此组患者进行基本,且常规模式进行干预。
1.2.2 观察组方法 为观察组60例患者用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将PDAC循环模式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中,具体内容为:(1)计划阶段。先确定出患者的病历,然后分析其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评估,,对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方案中应包括基础护理、强化护理、随机护理这三方面内容:基础护理主要是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遵医嘱用药;强化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病情发展、治疗进度给予不同程度的护理,比如要对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稳定其波动的负面情绪;随机护理主要是患者住院中出现的不可预见、不可控制类问题的护理;(2)执行阶段。依制定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护理,并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等方面情况。行具体护理时要与患者耐心沟通,及时为患者讲解护理步骤、内容及其重要性,要重视患者负面情绪的缓解/消除。呼吸内科中的患者大都表达能力欠缺,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给予患者适宜的护理;(3)检查阶段。呼吸内科患者检查可分为短期检查或是阶段检查:通常短期检查是要每天检查相应的护理内容,要尽早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而阶段检查是指每周定期检查一次,并对一周内的各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及时发现其间存在的问题,比如对患者的饮食护理适宜度。检查阶段可尽早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尽早纠正,减少护理错误情况的发生,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4)处理阶段。该阶段要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实施,将可处理的问题及时处理,再对护理计划中有问题的环节与工作进行改善,并于下次PDCA循环护理中全面纠正,确保各项护理措施全面改善[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1.4 效果判定标准
此次实验中护理满意度评分以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总分值为100,分值为≥90时表示非常满意,分值为70-89时表示满意,分值为<70时表示不满意;临床护理效果分为三种(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也就是患者在护理后相关的症状都全部缓解;有效也就是患者的相关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无效也就是相应的病症没有改善或者恶化。
1.5 统计学分析 对全部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 20.0统软件处理分析,其中的计量数据通过均值±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设置的显著性差异水平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对比二组的护理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另一组的,结果存在明显的统计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好于另一组的,二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2.3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更高,后者的为96.7%,前者的为78.3%,二组结果存在明显的统计差异。
3 讨论
PDCA循环属于新型管理方式的一种,此方式强调于质量管理中不间断的循环,以期提高管理水平与质量[3],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可充分提升护理质量,并于确保患者病情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环节,及时纠正与改善护理计划,确保下次循环护理效果更佳[4]。
此次以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而另一组患者则进行优质护理模式,也就是将护理划分为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这四方面工作;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96.7%)优于对照组(78.3%)。
综上所述,将PDCA循环模式用于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技术操作、沟通管理等方面工作均十分认可,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郑瑶.PDCA循环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8):88-89.
宋凯飞,王小飞,徐宇红.FOCUS-PDCA模式在人工气道病人声门下吸引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9): 2430-2432.
李晓君,袁小平.PDCA管理模式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30):3760-3762.
朱晶,杨霞,周婷满,冯梅.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检查退费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6,23(2):12-14. (章晶晶)
呼吸内科中的患者病情大都不稳定,且病情变化快,伴有诸多并发症,患者身心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致使其极易出现负面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及其远、近期愈后。治疗这类患者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确保其病情缓解,提高疗效[1]。此次以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二组的护理效果,相关情况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20例从2017年7月-12月在我院消化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性人数分别为32和28,年龄范围为27-6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性人数分别为35和2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5-67岁,患者不存在明显的并发症,且二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统计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此组患者进行基本,且常规模式进行干预。
1.2.2 观察组方法 为观察组60例患者用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将PDAC循环模式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中,具体内容为:(1)计划阶段。先确定出患者的病历,然后分析其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评估,,对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方案中应包括基础护理、强化护理、随机护理这三方面内容:基础护理主要是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遵医嘱用药;强化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病情发展、治疗进度给予不同程度的护理,比如要对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稳定其波动的负面情绪;随机护理主要是患者住院中出现的不可预见、不可控制类问题的护理;(2)执行阶段。依制定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护理,并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等方面情况。行具体护理时要与患者耐心沟通,及时为患者讲解护理步骤、内容及其重要性,要重视患者负面情绪的缓解/消除。呼吸内科中的患者大都表达能力欠缺,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给予患者适宜的护理;(3)检查阶段。呼吸内科患者检查可分为短期检查或是阶段检查:通常短期检查是要每天检查相应的护理内容,要尽早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而阶段检查是指每周定期检查一次,并对一周内的各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及时发现其间存在的问题,比如对患者的饮食护理适宜度。检查阶段可尽早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尽早纠正,减少护理错误情况的发生,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4)处理阶段。该阶段要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实施,将可处理的问题及时处理,再对护理计划中有问题的环节与工作进行改善,并于下次PDCA循环护理中全面纠正,确保各项护理措施全面改善[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1.4 效果判定标准
此次实验中护理满意度评分以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总分值为100,分值为≥90时表示非常满意,分值为70-89时表示满意,分值为<70时表示不满意;临床护理效果分为三种(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也就是患者在护理后相关的症状都全部缓解;有效也就是患者的相关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无效也就是相应的病症没有改善或者恶化。
1.5 统计学分析 对全部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 20.0统软件处理分析,其中的计量数据通过均值±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设置的显著性差异水平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对比二组的护理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另一组的,结果存在明显的统计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好于另一组的,二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2.3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更高,后者的为96.7%,前者的为78.3%,二组结果存在明显的统计差异。
3 讨论
PDCA循环属于新型管理方式的一种,此方式强调于质量管理中不间断的循环,以期提高管理水平与质量[3],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可充分提升护理质量,并于确保患者病情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环节,及时纠正与改善护理计划,确保下次循环护理效果更佳[4]。
此次以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而另一组患者则进行优质护理模式,也就是将护理划分为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这四方面工作;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96.7%)优于对照组(78.3%)。
综上所述,将PDCA循环模式用于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技术操作、沟通管理等方面工作均十分认可,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郑瑶.PDCA循环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8):88-89.
宋凯飞,王小飞,徐宇红.FOCUS-PDCA模式在人工气道病人声门下吸引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9): 2430-2432.
李晓君,袁小平.PDCA管理模式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30):3760-3762.
朱晶,杨霞,周婷满,冯梅.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检查退费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6,23(2):12-14. (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