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2月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64例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感染类型、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肺部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在真菌类型中,白色念珠菌占据最大比例。针对性治疗后,治愈28例,好转31例,无效5例。结论:呼吸内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由各因素引发,应尽早发现和治疗,从而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感染诱因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097-01
真菌是人体菌群的重要组成,多寄生于黏膜和皮肤,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真菌感染发生率持续上涨,尤其是肺部感染。由于肺部真菌感染多在其他疾病基础上病发,病情被原有疾病掩盖,无特异性,造成误诊和漏诊,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充分了解肺部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疾病类型,并选用有效疗法进行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将我院64例患者作为对象,探讨了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2月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64例资料,女30例(46.9%),男34例(53.1%),年龄25-82岁,平均(52.5±2.9)岁。所有患者均了解本实验目的,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6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个人情况、感染类型、基础疾病、治疗效果,其中临床治疗以抗菌药、综合治疗为主。
1.3 判定项目 统计6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标准:症状消失,肺部阴影完全吸收,微生物检查呈阴性,表明疾病治愈;症状改善,肺部阴影部分吸收,微生物检查呈阴性,表明疾病好转;症状未变化,体温反复,或肺部阴影增加,表明疾病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数据输入SPSS18.0中,计量类资料用标准差表示,计数类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并分别实施t、卡方检验。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真菌感染类型分析 结果显示,在真菌感染的类型中,白色念珠菌46例(71.9%),光滑念珠菌10例(15.6%),热带念珠菌5例(7.8%),其他3例(4.7%)。
2.2 基础病构成分析 结果显示,64例患者的基础病构成包括:慢阻肺30例(46.9%),肺炎8例(12.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4例(21.9%),肺脓肿3例(4.7%),肺癌5例(7.8%),其他4例(6.2%)。
2.3 诱发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64例患者的发病原因为:长期使用激素51例(79.7%),长期使用抗生素36例(56.3%),侵入性操作33例(51.6%),其他17例(26.6%)。
2.4 治疗效果分析 结果显示,64例患者经由对症治疗和抗菌治疗后,治愈28例(43.8%),好转31例(48.4%),无效5例(7.8%),好转率为92.2%。
3 討论
由于呼吸内科人流量大、感染源多,抗菌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使用;在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中,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因素与患者机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伴有慢阻肺、肺脓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威胁患者生命。报告显示,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白色念珠菌是常见的真菌类型[2]。由于患者在基础疾病上病发,无论是早期症状,还是X线表现,都缺乏特异性,极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增加疾病的防治难度。肺部原发性疾病以肺部症状、白细胞计数、肺部浸润影像学等为主,继发性感染缺乏诊断依据,增加误诊风险。因此,对于长时间服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抗菌素药物的患者,需要加大关注力度,痰的性状(多呈拉丝状),并配合真菌培养、免疫学检测、影像学结果诊断,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3]。本研究中,通过对64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在真菌类型中,白色念珠菌占据最大比例,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在基础性疾病中,慢阻肺占比46.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占比21.9%,说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以慢阻肺为主要病症。
在蔡昭强[4]报告中,8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经由针对性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说明肺部真菌感染确诊后立即对症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针对患者症状、体征、辅查及基础疾病选择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其疗效明显优于咪唑类药物,而且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的联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但是,由于此类药物易损害肾脏和肝脏,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即时调整治疗方案。本研究中,64例患者经由相关药物治疗后,治愈28例(43.8%),好转31例(48.4%),无效5例(7.8%),好转率为92.2%,和上述报告相似。
考虑到抗生素滥用给真菌感染治疗带来的影响,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进展、呼吸道损伤、气道开放等情况,重点管理呼吸内科的环境,做好室内地面、空气的消毒处理,严格把控抗生素用量、用药时机和时间,做好感染诱因的预防和控制。对于高危群体患者,除要提高免疫力外,还要指导其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并叮嘱其适当休息和锻炼,实现治疗和预防的双重目标[5]。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加大血糖指标的监控力度,尽可能的减少侵入性操作,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对于已经感染真菌的患者,结合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疗法处理。此外,还要加强对诱发真菌感染因素的预防,做好患者的口腔(尤其是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皮肤护理,注意对病房环境的保护,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通过血甘露聚糖测定、X线片等相关检查尽早确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呼吸内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由各因素引发,应尽早发现和治疗,从而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朱才亮.呼吸内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0):2266-2267.
[2] 兰峰.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4,6.
[3] 周辉,周丹.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探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4):48-49.
[4] 蔡昭强.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4):362-363.
[5] 陈蓉.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7):93-94., http://www.100md.com(李伊胜)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感染诱因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097-01
真菌是人体菌群的重要组成,多寄生于黏膜和皮肤,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真菌感染发生率持续上涨,尤其是肺部感染。由于肺部真菌感染多在其他疾病基础上病发,病情被原有疾病掩盖,无特异性,造成误诊和漏诊,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充分了解肺部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疾病类型,并选用有效疗法进行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将我院64例患者作为对象,探讨了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2月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64例资料,女30例(46.9%),男34例(53.1%),年龄25-82岁,平均(52.5±2.9)岁。所有患者均了解本实验目的,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6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个人情况、感染类型、基础疾病、治疗效果,其中临床治疗以抗菌药、综合治疗为主。
1.3 判定项目 统计6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标准:症状消失,肺部阴影完全吸收,微生物检查呈阴性,表明疾病治愈;症状改善,肺部阴影部分吸收,微生物检查呈阴性,表明疾病好转;症状未变化,体温反复,或肺部阴影增加,表明疾病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数据输入SPSS18.0中,计量类资料用标准差表示,计数类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并分别实施t、卡方检验。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真菌感染类型分析 结果显示,在真菌感染的类型中,白色念珠菌46例(71.9%),光滑念珠菌10例(15.6%),热带念珠菌5例(7.8%),其他3例(4.7%)。
2.2 基础病构成分析 结果显示,64例患者的基础病构成包括:慢阻肺30例(46.9%),肺炎8例(12.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4例(21.9%),肺脓肿3例(4.7%),肺癌5例(7.8%),其他4例(6.2%)。
2.3 诱发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64例患者的发病原因为:长期使用激素51例(79.7%),长期使用抗生素36例(56.3%),侵入性操作33例(51.6%),其他17例(26.6%)。
2.4 治疗效果分析 结果显示,64例患者经由对症治疗和抗菌治疗后,治愈28例(43.8%),好转31例(48.4%),无效5例(7.8%),好转率为92.2%。
3 討论
由于呼吸内科人流量大、感染源多,抗菌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使用;在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中,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因素与患者机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伴有慢阻肺、肺脓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威胁患者生命。报告显示,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白色念珠菌是常见的真菌类型[2]。由于患者在基础疾病上病发,无论是早期症状,还是X线表现,都缺乏特异性,极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增加疾病的防治难度。肺部原发性疾病以肺部症状、白细胞计数、肺部浸润影像学等为主,继发性感染缺乏诊断依据,增加误诊风险。因此,对于长时间服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抗菌素药物的患者,需要加大关注力度,痰的性状(多呈拉丝状),并配合真菌培养、免疫学检测、影像学结果诊断,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3]。本研究中,通过对64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在真菌类型中,白色念珠菌占据最大比例,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在基础性疾病中,慢阻肺占比46.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占比21.9%,说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以慢阻肺为主要病症。
在蔡昭强[4]报告中,8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经由针对性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说明肺部真菌感染确诊后立即对症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针对患者症状、体征、辅查及基础疾病选择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其疗效明显优于咪唑类药物,而且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的联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但是,由于此类药物易损害肾脏和肝脏,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即时调整治疗方案。本研究中,64例患者经由相关药物治疗后,治愈28例(43.8%),好转31例(48.4%),无效5例(7.8%),好转率为92.2%,和上述报告相似。
考虑到抗生素滥用给真菌感染治疗带来的影响,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进展、呼吸道损伤、气道开放等情况,重点管理呼吸内科的环境,做好室内地面、空气的消毒处理,严格把控抗生素用量、用药时机和时间,做好感染诱因的预防和控制。对于高危群体患者,除要提高免疫力外,还要指导其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并叮嘱其适当休息和锻炼,实现治疗和预防的双重目标[5]。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加大血糖指标的监控力度,尽可能的减少侵入性操作,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对于已经感染真菌的患者,结合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疗法处理。此外,还要加强对诱发真菌感染因素的预防,做好患者的口腔(尤其是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皮肤护理,注意对病房环境的保护,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通过血甘露聚糖测定、X线片等相关检查尽早确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呼吸内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由各因素引发,应尽早发现和治疗,从而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朱才亮.呼吸内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0):2266-2267.
[2] 兰峰.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4,6.
[3] 周辉,周丹.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探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4):48-49.
[4] 蔡昭强.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4):362-363.
[5] 陈蓉.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7):93-94., http://www.100md.com(李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