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
编号:1347609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6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对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出现胸闷、烦躁不安症状患者18例,出现呼吸困难、心慌气短症状患者13例,出现典型压榨性胸痛伴休克症状患者12例,无明显症状患者7例;治愈或好转的患者例数共有45例,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同时有5例死亡患者,其中因心源性休克死亡的有1例,因严重心率失常死亡的有2例,因抢救无效而死亡2例。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就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尽可能全面详尽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更要注意不典型胸痛患者的诊疗,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采取相应的、科学的处理方法,延缓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39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122-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心血管病,且发病率高,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其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冠脉血流急剧下降或中断引起心肌缺血或坏死,老年人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近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呈现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复杂且预后不良的状态,尤其发病年龄这一因素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预后的指标。因此,选取我院50例60岁以上老人进行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2.0±3.1)岁,合并脑血管病的患者有16例,前间壁梗死患者有10例,下壁梗死患者有 25例,广泛前壁梗死患者有14例,前壁梗死患者有11例;经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显示为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梗的患者有12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的患者有 38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疾病分会修订的标准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1.1 纳入标准 年龄60岁以上;心电图呈现Q波、ST段抬高和ST-T存在改变;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

    1.1.2 排除标准 患有肺梗死、夹层动脉瘤等。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其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并记录,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测以及心肌酶谱检查,对有症状者进行口服预防脑出血药物如调脂药、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药物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按照有临床症状,无典型临床症状进行统计,有临床症状指患者有休克、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典型压榨性胸痛及心慌气短等临床体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比较行x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将本次研究纳入的所有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特点观察 根据临床工作中的观察发现,本次50例患者,出现胸闷、烦躁不安症状患者18例,出现呼吸困难、心慌气短症状患者13例,出现典型压榨性胸痛伴休克症状患者12例,无明显症状患者7例。

    2.2 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50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效果为治愈或好转的患者例数共有45例,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同时有5例死亡患者,其中因心源性休克死亡的有1例,因严重心率失常死亡的有2例,因抢救无效死亡的有2例,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各项数据结果见表 1

    3 讨论

    急性心梗是临床上造成老年人群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有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群中急性心梗的发病率已经达到 36%~61%。[1]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心绞痛并且时间超过半小时以上、甚至维持超数小时,患者自觉心率过速或过缓或伴有濒死感时必须立即送医。一般情况下,患者可以再去适当的自我救治,如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立刻吸氧并进行心肺复苏等。而在有些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中有部分患者并没有显著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及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对于这些患者,在临床中作中医护人员在住院期间应严密监视并随时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心电图和心肌酶监测,避免出现误诊或进一步出现危及生命的事故,从而影响预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对于老年人来说危害极大,其不但可以因老年人身体免疫能力 较差引发多种疾病,比如贫血、肾功能缺陷等,而且还会增加致死率。因此,老年人因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老年患者更加要引起重视,更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并做出诊断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本研究资料显示,本次50例患者,出现胸闷、烦躁不安症状患者18例,出现呼吸困难、心慌气短癥状患者13例,出现典型压榨性胸痛伴休克症状患者12例,无明显症状患者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不典型症状的首发症状比例高,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常合并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有关,使老年人出现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疾病,从而掩盖了胸痛症状。临床常见好多老年患者患有脑血管病,此病可使神经细胞供血和供氧能力减少,导致老年人感觉器官及痛觉反应较年轻人迟钝,疼痛感觉发生退变,对疼痛感觉不明显有关。也有部分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此病并发症为神经感觉异常,故也可出现不典型胸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多有心绞痛病史,心肌反复出现缺血、缺氧症状,可因梗死灶中的供血细胞没有完全恢复,使得心肌坏死现象发生延迟,[2]从而出现不典型胸痛症状。所以对不典型胸痛及有明显胸痛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积极治疗,避免出现更大坏死灶。本次研究中对确诊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均进行了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监测生命体征、复查心电图、复查心肌酶谱等)和药物治疗(止痛药、抗凝药、降低心肌耗氧药、溶栓药、调脂药)等,[3]病情严重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示治愈或好转的患者例数共有45例,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同时有5例死亡患者,死亡患者为症状不典型,发病时间长而导致抢救不及时引起的。

    综上所述,通过收治的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检测结果观察得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就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尽可能全面详尽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更要注意不典型胸痛患者的诊疗,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采取相应的、科学的处理方法,延缓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福良,王慎旭.老年反复性心绞痛患者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0):58-59.

    [2] 刘艳梅.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23):200-202.

    [3] 李彦波,刘于红,费月海, 等.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8,39(1):34-36,44., 百拇医药(段学芬)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