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 201911
编号:13527964
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临床效果研究(2)

     3 讨论

    抑郁症病因尚未明确,判断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存在联系。就生物因素而言,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抑郁症存在遗传倾向,且患者多伴有神经内分泌异常[2]。就心理因素而言,抑郁气质者,发生该疾病的风险更高。就社会环境因素而言,成长的過程中,如遇应激性事件,极易导致抑郁症发作。发病后,患者生命质量明显下降,且睡眠障碍严重,如未给予治疗,可增加机体其他系统疾病发生的风险,导致患者健康水平下降。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常规治疗药物,以西酞普兰为主。该药物为二环氢化酞类衍生物西酞普兰的单-S-对映体,进入人体后,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再摄取5-HT,使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缓解。双盲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以10 mg和20 mg的2种剂量给药,应用西酞普兰8周后,患者均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3]。与初始剂量10 mg比较,将剂量增加至20 mg,疗效更佳。但将实验观察周期延长至24周时发现,采用2种剂量给药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21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