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20146
编号:13656412
院内大会诊管理实践与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46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学科划分日益细化,面对涉及多科情况的患者,院内大会诊的作用尤为突出,院内大会诊已经成为解决患者疾病,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重视院内大会诊的作用,自我剖析,查找不足,进认真整改,积极实践以病人为中心的承诺,显著提高了医疗质量。

    关键词会诊质量管理

    院内大会诊是指全院组织的涉及两个专科以上病种病人和疑难危重病人的多科会诊。会诊制度是医院医疗核心制度之一,院内大会诊制度已成为医院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全国医院工作制度对于院内会诊制度也予以明确规定。我院充分认识到院内大会诊的作用,根据本院实践,积极查找不足,探索并采取相应对策,提高了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质量,切实提高了医疗质量。

    1 院内大会诊的作用

    虽然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涉及多个器官或系统的疾病和疑难杂症也在不断增多,同时伴随着医学专科的不断细化,二级分科、三级分科的不断深入,专业性越来越强,对其他专科的疾病认识则相对局限。一个科室面对疑难危重患者时,单凭单一专科无法解决,此时,院内大会诊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为了及时有效的为疑难患者进行诊疗,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医院经常需要组织院内大会诊,以病人为中心,集聚院内综合力量,确实解决实际困难。通过高质量的院内大会诊,能提高诊断符合率、临床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1]。通过院内大会诊可以对疑难危重患者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确保患者权益,同时通过大会诊促进会诊医师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拓展会诊医师知识面,掌握更广更新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是解决疑难患者的诊疗和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行之有效的方法[2]。
, http://www.100md.com
    2院内大会诊存在的问题

    2013年我院共组织全院院内大会诊165次,通过院内大会诊确定了诊疗方案,病人得到了及时准确有效的诊疗,但限于医疗科学发展的现状与医疗水平的地区和个体差异性,以及其它一些原因导致会诊目的未能实现,没有解决诊疗难题。认真分析院内大会诊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会诊质量和会诊目的能否实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申请会诊科室准备不充分。有些科室病例汇报材料不能及时准备或准备过于简单无重点,不能充分反映病情变化和重要信息;一些必要的常规检查未做,会诊时缺乏基本检查化验资料;邀请科室不全面;部分请会诊科室医师因手术等原因不能准时组织和参加会诊。申请会诊科室不能及时将根据会诊意见予以治疗后的病人病情变化和重要检查检验结果向会诊医师反馈,使得会诊医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的调整完善诊疗方案。

    2.2病人及其家属信息提供不准确甚至不配合诊疗。部分病人及其家属因为某种原因而故意隐瞒病史或陈述病史前后矛盾不一致。有的危重病人不能自行陈述病史,其家属代述有时不能反映真实完整的信息,影响医师判断。有些有精神症状的病人不能如实反映自己的疾病信息。
, 百拇医药
    2.3受邀科室及医师方面的原因。个别科室医师值班安排不合理,有的未安排专人值班需临时调度。不能及时派出会诊医师,甚至派不出会诊医师。个别会诊医师时间观念不强,不能准时参加会诊拖延了会诊时间。具备大会诊资格的医师有其他工作不能前来会诊,指派下级医师代会诊,影响了会诊质量。个别会诊医师,急于将病人病情与本科室划清界限,以有其他专科情况为由不愿意接受疑难危重病例。部分会诊医师不能详细的全面的了解病史,发表会诊意见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3对策

    面对院内大会诊存在的问题,我院积极探索和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院内大会诊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3.1完善院内大会诊的相关管理制度规定,对会诊医师资格、会诊时间、会诊程序等进一步的细化,明确申请会诊科室与受邀科室及其会诊医师职责。

    3.2申请会诊科室应做好会诊前准备,请会诊科室应避免盲目性,事先整理好病人的病情摘要、重要检验结果和病史,汇报病史要全面,重点突出。会诊时经治医师应陪同进行,以便随时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共同研究治疗方案。
, http://www.100md.com
    3.3强化会诊医师的责任意识和时间观念,督促申请科室和受邀科室会诊人员及时参加会诊。同时建立催促提醒制度,迟到5分钟的,一律联系督促提醒。

    3.4会诊时应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面了解病史信息、详细的检查病人,根据病人病情结合本科专业知识,进行集体大会诊。凡会诊目前收治科室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予以拒绝收治。

    3.5入院3日尚未确诊的病例和疑难危重病例在本科室分析讨论后仍不能明确诊疗方案的应及时申请会诊,确保诊疗及时性。

    3.6对于需要专科、多科协作共同诊治的病人,首先由科室之间进行协调解决,协调困难的,由医务处根据会诊意见,结合实际情况本着对病人负责的原则进行协调,做出最终处理意见。

    3.7会诊医师资格明确,由基本功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具有独立处理复杂疑难危重病例能力的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参加,尽量避免资历浅、经验不足的年轻医师参加会诊。
, 百拇医药
    3.8建立和完善诊疗信息反馈制度。申请科室在会诊后,应将会诊确定的诊疗方案,及时贯彻执行,并将实施情况向会诊医师反馈,会诊医师可以根据基本情况进一步提出相应意见。会诊医师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可以回本科室组织学习讨论,并可以敬爱那个科内讨论意见向申请科室反馈。从而使申请科室和受邀客户四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3.9建立和完善会诊考核登记制度。建立相应的会诊奖惩制度,明确会诊纪律,明确会诊医师职责,将可使科室执行全国医院工作制度和医院关于会诊的管理规定的情况纳入科室质效考核,将会诊医师的奖惩情况记入医生医疗质量档案。

    3.10建立会诊问责制。对于不及时申请会诊的,无故不参加会诊,收治病人相互推诿的,追究相关科室和个人的责任,根据情节,予以通报批评、经济处罚、影响职称晋升等考核。

    4.体会通过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院内大会诊作用的认识,建立和完善会诊相关制度,奖惩结合,强调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会诊积极性和规范性。院内大会诊质量的提高,解决了医疗难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福音,同时,更有力的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在会诊管理实践中,要不断深入推进会诊的及时化、人性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将医疗质量与安全落到实处。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童德军.提高全院临床大会诊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4):25.

    [2]赵治堂,刘长伟,向杉.院内会诊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06,223(8):1022-1023.

    [3]吴伟斌,肖强,陈联忠,等.医院科间会诊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中华医院管理,2006,22(4):259-260.

    [4]贺冠宪,王立安,刘毅.提高科间会诊之见解[J]. 中华医院管理,2003,4:259-260.

    [5] 郭述真,吴世满,杨晋英,等.加强全院会诊工作组织的实践[J]. 中华医院管理,2000,16(10):599-600., http://www.100md.com(翟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