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20146
编号:13656571
浅谈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46
     摘要“输液不良反应”系输液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习称“输液反应”。最常见的输液不良反应是热原反应,其他尚有热原样反应,菌(细菌、芽胞、真菌)污染反应,过敏反应等。常见症热有热原反应及热原样反应所致的发热、寒战、呕吐等。通过分析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直接诱因:内毒素、微粒、理化性质、活菌污染、低温输液、致过敏原、输液操作不当,人为因素:输液质量、贮存运输、处方配伍、输液过程、环境条件、个人病况等原因,针对在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一般是停止输液,分析症状,对症治疗、及时抢救,查找原因,避免临床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输液不良反应  发生  原因

    “输液不良反应”系输液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习称“输液反应”,有时临床上也称这为“热原反应”。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为保证输液质量及正确的临床使用,必须紧扣每一环节,控制临床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百拇医药
    1、输液不良反应的分类、症状及临床处理

    1.1 分类  最常见的输液不良反应是热原反应,其他尚有热原样反应,菌(细菌、芽胞、真菌)污染反应,过敏反应等。一般急性不良反应易于引起临床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微粒等引起的慢性不良反应,如肺栓塞等,一旦发生,往往处理棘手。

    1.2  症状  常见症热有热原反应及热原样反应所致的发热、寒战、呕吐等。不同类型的输液不良反应可能具有相似的症状,特别是在反应较轻的时候往往难以区别。全面了解输液反应症状并进行分析,有助于正确判断和进行临床处理,如荨麻疹提示过敏反应;不安、惊厥、脑水肿提示水中毒等。

    1.3  临床处理  对输液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一般是停止输液,分析症状,对症治疗、及时抢救,查找原因,杜绝再发。通常热原反应预后良好。
, 百拇医药
    2、输液不良反应的直接诱因

    2.1  内毒素  又称热原,系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成份脂多糖,可诱发热原反应。内毒素具有耐热性、滤过性、水溶性、不挥发性等特点。                                      2.2  微粒  多为不能代谢的物质。直径在50nm以下时,人眼不能发现,因此,澄明度合格的注射液不一定意味着微粒合格。注射液中的微粒已经鉴别出来的有碳黑、碳酸钙、氧化锌、纤维素、纸屑、粘土、玻璃悄、真菌、真菌芽胞和结晶体等[1]。
, 百拇医药
    2.3  理化性质  包括pH、渗透压等。注射剂的pH及渗透压要求与血液相等或接近,虽然人体有一定调节功能,但相差太大易致血管疼痛、静脉炎等。

    2.4  活菌污染  活菌包括各种细菌、真菌类及芽胞等。一旦染菌,注射液可能出现霉团、浑浊等,但也可能肉眼不能发现。使用的后果是严重的,轻者轻度热原反应,重者可致脓毒症,败血症,内毒素中毒甚至死亡。

    2.5  低温输液  较大量输入低温输液(<7℃,300ml以上)时,可导致病人寒战,四肢觉冷。局部可刺激病人血管引起血管痉挛及局部疼痛,严重的导致静脉炎。低温输液还可能加重感冒,心肌炎、心脏病变、高血压等症。

    2.6  致过敏原  致过敏原的种类较多,除了个别药物本身的致敏作用外(如异烟肼),有的药物可能因原料杂质原因面致敏。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本身并不致敏,致敏成人是其结构残片。血制品、水解蛋白等也可能带入致敏原。葡萄糖注射液的原料葡萄糖系由淀粉类水解面得,其中一些未水解完全的糊精类对某些人也是一种致敏原。2.7  输液操作不当极少见,如输液量过大,过快,致急性左心衰,肺水肿,输入气泡过多而致气血栓。
, 百拇医药
    3、输液不良反应的人为因素

    3.1  输液质量  系生产输液某个环节或若干环节质控不来所致。一般有原材料不合格、注射用水不合格、工序安排不合理、包装不严、消毒不彻底等,有关文献[2]对此有详细分析。输液质量是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带入致病因素包括内毒素,致敏原、微粒、活菌等。

    3.2  贮存运输  系大输液在贮存和运输中,瓶与瓶直接堆压、露天放置、大力装卸等,使瓶壁产生裂纹而致包装不严,引起活菌污染。

    3.3  处方配伍  药物配伍禁忌有很多方面,目前医护人员对药物配伍引起药理变化、外观变化及稳定性下降等清楚,但对配伍所致输液不良反应增加却了解不多。

    3.4  输液过程
, 百拇医药
    3.4.1  关于一次性输液器具  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有助于克服从输液器具带入热原的现象。但在使用中,应注意其包装的密封性。

    3.4.2  输液准备  有报道,输液准备时给输液带入的微粒与进针的针号及次数有关,小号针头进针2次,胶塞落悄达42.3%,。另外,因医护人员人手紧张,注射剂启口加药后放置时间过长,超过数小时,致使药物分解(如青霉素)产生致敏原或污染的极少量微生物繁殖而诱发不良反应。

    3.4.3  输液方法  与敞口输液比,闭式输液可克服器具带入的热原污染。但采用闭式输液时,不断进入的气泡使输液瓶成了洗气瓶,可不断带入尘埃、纤维和细菌。有人对此专门实验并证实了其危害。

    3.4.4  弃液问题  为防止器具和洗气问题,弃去初液及尾液有利于降低外界致病因素的带入量。
, 百拇医药
    3.5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可以加重或减缓操作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病室的清洁卫生可明显减少输液时洗气过程热原和微粒的引入。

    3.6  个人病况  输液一般用于血容量不佳,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腹泻、烧伤、休克、高热等患者。有些症状与输液不良反应相似。临床上要注意两者的区别,如混淆,有可能因继续输液而加重不良反应,或因停止输液而加重病情。  

    总之,临床输液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降低其发生率,有赖于医、药、护的密切结合,并在做好医疗服务、护理服务之外,重视药学服务的作用,使输液的应用真正能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而不是带来新的痛苦—输液不良反应。

     

    参 考 文 献

    1、魏树礼,注射剂,见:奚念珠主编,药剂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02

    2、刘国杰主编,药剂学,第二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http://www.100md.com(彭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