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20146
编号:13656630
中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17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46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乳腺组织的一种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病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其特点是: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此病属于祖国医学“乳癖”范畴。据所述“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哀乐而消长,此名乳癖。”笔者近2年来结合中西医病理病机特点,采用治疗月经周期疗法,即经后期(相当于卵泡发育期)经后期(相当于黄体期)中西医综合治疗,治疗178例乳腺囊性增生病病人,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妇产科门诊病人,其中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4岁。主要临床表现:乳房出现肿块和乳房胀痛;在月经前3-5天或情绪恼怒时,疼痛加重,胀痛甚者触衣既痛;肿块增大,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块变小。乳房肿块多在乳房出现胀痛时被发现,也有在体检时或者无意中被发现。肿块大小不一,一般在4cm以下,其形态不规则,或圆或扁,可分为片块型、结节型、混合型和弥漫型,多散在于双侧乳房或单侧乳房,与皮肉不相关,推之可活动,质地软或韧。任何象限内都可出现,以外上象限多见。
, 百拇医药
    1.2病因病机乳房位于胸前,分乳房、乳头、乳晕、乳络四个部分。乳房与乳络的关系: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联;冲任两脉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故后世医家指出“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所以乳房疾病与肝胃两经有密切关系,但与肾经、冲任两脉也有联系。

    1.3辨证双侧乳房内发生大小不一的肿块,常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形态不规则,不与皮肤粘连,推之可移,月经前3-5天或情绪恼怒时,疼痛加重,肿块增大,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块变小。临床辨证除局部观察病变外,尚结合全身症状,从而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辨证分型归纳如下:1)肝郁痰凝:因情绪郁闷忧思,至肝气不舒而失条达而气滞血瘀;或肝郁而致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气滞痰瘀互结而成肿核,形如桃李,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推之可动;伴有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情绪急躁、乳房胀痛、舌苔薄白、脉象弦滑。2)冲任失调: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生育过多,以致肝肾亏损,冲任失调,精血不足,水不涵木,以致肝火上升,火灼金为痰,痰瘀互结聚而成核;伴月经不调、腰痠乏力、经血少而色淡、或闭经、舌苔白质淡红、脉弦细或沉细。
, http://www.100md.com
    1.4治法根据中医月经周期理论:经后期(相当于卵泡发育期)机体血海空虚、阴精不足,此期治法以补精血、益气养血为主。经间期(相当于排卵期)机体阴精渐盛,阳气渐充,是有阴转阳的时期,治法以补肾活血、化瘀通络为主。经前期(相当于黄体期),机体肾气充盛、阳气渐旺,治应阴中求阳,水中求火、滋阴助阳。行经期(相当于月经期),机体正值经血来潮,气血骤变,当以顺势利导,条畅气血,治以活血通络为主。 以1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经后期中药5剂,经间期服中药3剂。经前期服中药5剂,行经期服中药3剂。选择主要方剂有八珍汤、桃红四物汤、二仙汤、二至丸、香砂六君子汤、逍遥丸、开郁散、小金丹、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

    1.5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乳房肿块及乳房胀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消失;未愈:乳房肿块及乳房疼痛无变化。

    2治疗结果

    治愈106例,好转65例,无效7例。
, http://www.100md.com
    3典型病例

    患者女,45岁,种植业,中等肥胖,轻度贫血。2012年9月20日就诊。末次月经为2012年9月15日。主诉:双侧乳房胀痛3个月,经前期及恼怒时加重,在家口服中成药效果不好。双侧乳房触诊:双侧乳房散在多个片状结节,形态规则,触痛明显,质中可活动,大者约3*2cm,以外上限较多。辨证为肝血不足、肝郁痰凝,治以疏肝解郁,调补肝肾,活血通络为主。主方有二仙汤、开郁散、血府逐瘀汤、逍遥蒌贝散加减。治疗3个周期乳房胀痛明显减轻,又治疗5个周期,乳房胀痛消失,肿块明显缩小,又于月经后期治疗10周期,至今未复发。

    4讨论

    乳腺是许多内分泌腺的靶器官,其生理活动受垂体前叶、卵巢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妊娠和哺乳期乳腺明显增生,腺管延长,腺泡分泌乳汁。哺乳期后,乳腺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平时,育龄期妇女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乳腺的生理状态在各种激素影响下,呈周期性变化。绝经期乳腺腺体渐萎缩被脂肪组织代替。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乳腺实质良性增生,病理形态复杂,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有大小不等囊肿形成,或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也有发生小叶实质者,主要为乳腺管及腺泡上皮增生。本病系体内女性激素代谢障碍,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部分乳腺实质成分中女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使乳房各部分的增生程度参差不齐,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乳腺囊性增生病好发于25-50岁女性,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75%。流行病学提示:城市妇女的发病率高于农村妇女,以社会经济地位高、受教育程度高、月经初潮年龄早、低经济状况、初次怀孕年龄大、未授乳和绝经迟的妇女为本病的高危因素。祖国医学认为此病病因病机:1)由于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气血凝聚乳络而成核及局部胀痛;再是思虑伤脾,脾失运化,痰湿内生,气滞痰阻乳络,积聚成乳房肿块。2)冲任失调使气血瘀滞,或阳虚痰湿內结,阻塞经脉,导致乳房肿块、疼痛等。笔者根据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以有八珍汤、桃红四物汤、二仙汤、二至丸、香砂六君子汤、逍遥丸、开郁散、小金丹、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以当归、白芍、菟丝子、何首乌、枸杞子、熟地、山萸肉、山药、党参、鸡血藤等补肾填精、益气养血;以柴胡、枳壳、香附、川楝子、桃仁、红花、牛膝、丹参、全蝎等行气活血通络;以茯苓、白术、陈皮、半夏、苍术、厚朴、竹茹等健脾化痰,以仙茅、仙灵脾、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川断、杜仲等补肾壮阳、调理冲任。采用以上之药共达标本兼治之功效,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等主编 (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 版出版时间 2008-1-1

    2.顾柏康等主编( 中医外科学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6-5-1, http://www.100md.com(陈乃翠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