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辨治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枢机,少阳,1中医对脾胃病病因病机的分析及治疗思路,2“少阳为枢”与小柴胡汤辨治脾胃病的关系,1“少阳为枢”与脾胃病的关系,2“少阳为枢”与《伤寒论》的关系,3《伤寒论》对脾胃病的辨证研究,4小柴胡汤的组方思路,5小柴胡汤治疗脾胃
陶一鸣,刘振杰(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2.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近年来,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人们饮食的不规律和无节制,导致脾胃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患者的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当前,针对脾胃病的防治,不论是从中医角度看,还是从西医的角度分析,最终的观点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要饮食有节,方可确保胃部健康,间接性保障机体健康。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二者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大饥大饱或饮食过寒过热等,均可影响脾胃的功能,导致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气机阻滞、气血亏少、正气不足而发病[1]。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少阳经病证的经典方剂。本文就小柴胡汤辨治脾胃病的经验进行总结及概述。
1 中医对脾胃病病因病机的分析及治疗思路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有很多与脾胃相关的经典论著[1]。例如,《黄帝内经》中的相关内容为后续脾胃学说的提出奠定了一定基础,其中对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等均进行了叙述,同时也整合了一些脾胃病的治疗原则,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作用。又如,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脾胃学说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了诸多有效的方药,同时对脾胃与五脏的关系、脾胃病的发病机理等都进行详细系统的论述和总结,乃脾胃学说的证治基础[2-3]。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李杲在其著作《脾胃论》中对脾胃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等均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至此脾胃学说进一步得到完善。明清时期,也有诸多医家再度对脾胃学说进行了完善,如叶天士据此提出了胃阴学说等,从而使得脾胃学说更加系统、完善。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胃病属于“痞满”的范畴。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宜降,以和为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人身气血生化之源,故被称为“仓廪之官”;脾气主升,具有运化水谷、水湿之功,并能统摄血液。“痞满”的常见病因为寒邪犯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以致胃气壅滞,失于和降,纳运失调,润燥失宜,湿浊内生,阻滞气机,气血壅滞,致使病情复杂迁延、虚实夹杂。以辨证而论,脾胃病可分为寒湿困脾、脾胃湿热、胃阴虚、脾气虚、脾阳虚等证型[4]。脉以胃气为本,脾胃病多以细脉、弦脉、沉脉、涩脉、数脉、滑脉或彼此相兼多见。在脾胃病的治疗思路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8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