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椎管内麻醉直入法与侧入法对患者术后腰背疼的影响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椎管内麻醉直入法和侧入法对患者术后腰背疼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02月到2015年02月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并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100例,为了方便对比、研究,随机将患者划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50例)选择椎管内麻醉侧入法,而乙组(50例)选择椎管内麻醉直入法,对比分析两组的腰背疼痛缓释情况。结果:甲组患者实施侧入穿刺法后,患者术后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占92%,乙组实施实施直入穿刺法,其术后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占72%,两组比较,甲组患者手术腰背疼痛程度较轻;甲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少于乙组,且甲组疼痛发生概率24%低于乙组的74%,两组综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采用侧入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腰背疼痛情况,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用椎管内麻醉;侧入法;直入法;腰背疼痛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022―02
临床上对患者实施椎管麻醉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状就是腰背疼痛,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和病情,腰背疼痛程度也会不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临床手术运用最广泛的麻醉方法,该麻醉方式结合了腰麻和硬膜外特有的优势,操作简便、见效快、术中麻醉药用量较少,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有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的硬膜外穿刺入路对患者手术的腰背疼痛程度和持续疼痛的时间有不同的影响[1]。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椎管内麻醉直入法和侧入法对患者术后腰背疼的影响,现将研究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02月到2015年02月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并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100例,为了方便对比,随机将患者划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男性26人,女性24人,年龄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5.5岁,体重在45~80kg之间,平均体重是55.6岁,选择椎管内麻醉侧入法;乙组男性25人,女性25人,年龄在19~6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4.8岁,体重在46~79kg之间,平均体重是54.5岁,选择椎管内麻醉直入法。100例患者中均排除脊柱畸形、腰背痛病史、脊柱外伤等病症。因为两组患者相关的基本资料较为相近,P>0.05,故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开放式外周静脉操作,并联合心电图、血压等各方面常规检查。其中甲组患者选择椎管内麻醉侧入法,其具体的操作为:取患者左侧卧位,确定穿刺位置后于椎间隙旁开1cm的地方按顺序穿过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脊旁组织和黄韧带,直到感觉有落空感后使用5ml的玻璃注射器通过穿刺点,进入到硬脊膜外腔,此时保持穿刺针位置不变,先将针体顺时针旋转90度,让针孔朝着头这一边,通过空气阻力消失法确定穿刺针还在原来的位置且在硬脊膜外腔内的,同时放置26G脊麻针,并于蛛网膜下腔进行穿刺,将脊膜刺破见到脑脊液流出后再注入脊麻药。注入成功后拔出脊麻针,并在硬膜外放置导管引流,操作结束。乙组患者选择椎管内麻醉直入法,其具体的操作为:取患者左侧卧位,确定穿刺位置后于椎间隙正中的地方按顺序穿过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脊上韧带、脊间韧带和黄韧带,穿过黄韧带后进入硬脊膜外腔,实施脊麻和硬膜外置管手术,其脊麻的方法和硬膜外置管的操作方式与甲组患者的操作方式一致。乙组患者操作结束后全部拔出硬膜外导管且不行硬膜外镇痛。
1.3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疼痛发生概率,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的评定方式对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程度进行评分,10分制。得分在1-3分的视为轻度疼痛,得分在4-6分的视为中度疼痛,得分在7-10分的视为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工作,采用率(%)表示数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甲组患者实施侧入穿刺法后,患者表现出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占92%,乙组患者实施直入穿刺法后,其患者表现出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的占72%,由此可见,甲组患者手术腰背疼痛程度较轻,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和发生概率比较
甲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少于乙组,疼痛发生概率24%低于乙组的74%,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对患者实施椎管麻醉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状就是腰背疼痛,其疼痛感非常强烈,影响着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如果再加上技术人员在操作椎管麻醉时出现不娴熟而导致反复穿刺的,则患者的腰背疼痛更严重。基于对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因素分析,很多医学者提出了引发穿刺后疼痛的主要因素是因穿刺针对皮下组织或是韧带造成损伤后引发的局部性无菌性炎症和发射性肌肉痉挛表现。所以在穿刺过程中选用合适的穿刺入路可以降低穿刺针对组织造成的损伤程度。研究发现,椎管内麻醉侧入法与椎管内麻醉直入法不同,其能够避开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等解剖结构,从而减少穿刺针对组织造成的损伤程度[2]。
在本研究中,甲组患者实施侧入穿刺法后,患者术后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占92%,乙组实施实施直入穿刺法,其术后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占72%,由此可见,甲组患者手术腰背疼痛程度较轻;甲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2.1±0.6)d少于乙组的(2.5±0.9)d,且甲组疼痛发生概率24%低于乙组的74%,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椎管内麻醉采用侧入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腰背痛情况,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应用推广。
[1]朱健聪,王德好.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平行法减少椎管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9):78-79.
[2]李建侨,魏福生,陈冶菲,等.椎管内麻醉正中穿刺与侧入穿刺患者术后应激状态和腰痛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3013,15(7):55-57., 百拇医药(张瑞凤)
【关键词】用椎管内麻醉;侧入法;直入法;腰背疼痛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022―02
临床上对患者实施椎管麻醉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状就是腰背疼痛,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和病情,腰背疼痛程度也会不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临床手术运用最广泛的麻醉方法,该麻醉方式结合了腰麻和硬膜外特有的优势,操作简便、见效快、术中麻醉药用量较少,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有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的硬膜外穿刺入路对患者手术的腰背疼痛程度和持续疼痛的时间有不同的影响[1]。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椎管内麻醉直入法和侧入法对患者术后腰背疼的影响,现将研究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02月到2015年02月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并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100例,为了方便对比,随机将患者划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男性26人,女性24人,年龄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5.5岁,体重在45~80kg之间,平均体重是55.6岁,选择椎管内麻醉侧入法;乙组男性25人,女性25人,年龄在19~6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4.8岁,体重在46~79kg之间,平均体重是54.5岁,选择椎管内麻醉直入法。100例患者中均排除脊柱畸形、腰背痛病史、脊柱外伤等病症。因为两组患者相关的基本资料较为相近,P>0.05,故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开放式外周静脉操作,并联合心电图、血压等各方面常规检查。其中甲组患者选择椎管内麻醉侧入法,其具体的操作为:取患者左侧卧位,确定穿刺位置后于椎间隙旁开1cm的地方按顺序穿过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脊旁组织和黄韧带,直到感觉有落空感后使用5ml的玻璃注射器通过穿刺点,进入到硬脊膜外腔,此时保持穿刺针位置不变,先将针体顺时针旋转90度,让针孔朝着头这一边,通过空气阻力消失法确定穿刺针还在原来的位置且在硬脊膜外腔内的,同时放置26G脊麻针,并于蛛网膜下腔进行穿刺,将脊膜刺破见到脑脊液流出后再注入脊麻药。注入成功后拔出脊麻针,并在硬膜外放置导管引流,操作结束。乙组患者选择椎管内麻醉直入法,其具体的操作为:取患者左侧卧位,确定穿刺位置后于椎间隙正中的地方按顺序穿过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脊上韧带、脊间韧带和黄韧带,穿过黄韧带后进入硬脊膜外腔,实施脊麻和硬膜外置管手术,其脊麻的方法和硬膜外置管的操作方式与甲组患者的操作方式一致。乙组患者操作结束后全部拔出硬膜外导管且不行硬膜外镇痛。
1.3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疼痛发生概率,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的评定方式对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程度进行评分,10分制。得分在1-3分的视为轻度疼痛,得分在4-6分的视为中度疼痛,得分在7-10分的视为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工作,采用率(%)表示数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甲组患者实施侧入穿刺法后,患者表现出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占92%,乙组患者实施直入穿刺法后,其患者表现出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的占72%,由此可见,甲组患者手术腰背疼痛程度较轻,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和发生概率比较
甲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少于乙组,疼痛发生概率24%低于乙组的74%,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对患者实施椎管麻醉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状就是腰背疼痛,其疼痛感非常强烈,影响着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如果再加上技术人员在操作椎管麻醉时出现不娴熟而导致反复穿刺的,则患者的腰背疼痛更严重。基于对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因素分析,很多医学者提出了引发穿刺后疼痛的主要因素是因穿刺针对皮下组织或是韧带造成损伤后引发的局部性无菌性炎症和发射性肌肉痉挛表现。所以在穿刺过程中选用合适的穿刺入路可以降低穿刺针对组织造成的损伤程度。研究发现,椎管内麻醉侧入法与椎管内麻醉直入法不同,其能够避开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等解剖结构,从而减少穿刺针对组织造成的损伤程度[2]。
在本研究中,甲组患者实施侧入穿刺法后,患者术后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占92%,乙组实施实施直入穿刺法,其术后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占72%,由此可见,甲组患者手术腰背疼痛程度较轻;甲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2.1±0.6)d少于乙组的(2.5±0.9)d,且甲组疼痛发生概率24%低于乙组的74%,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椎管内麻醉采用侧入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腰背痛情况,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应用推广。
[1]朱健聪,王德好.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平行法减少椎管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9):78-79.
[2]李建侨,魏福生,陈冶菲,等.椎管内麻醉正中穿刺与侧入穿刺患者术后应激状态和腰痛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3013,15(7):55-57., 百拇医药(张瑞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