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措施及对策探讨
[摘要] 感染性腹泻是小儿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同时易于引起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本文主要探讨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临床特点及预防控制对策。
[关键词] 小儿;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
小儿感染性腹泻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同时易于引起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因此,积极研究小儿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对策,对减少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将有积极的作用。
1 感染性腹泻的病原
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很多,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等,但主要以细菌、病毒致病为常见,尤其是病毒。
1.1 病毒感染致病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肠炎,引起小儿肠炎的病毒主要病原有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及腺病毒等等,其中又有轮状病毒肠炎较为常见。轮状病毒以其秋末冬初发病率高而又称之为秋季腹泻。小儿病毒肠炎临床表现多数为高度发热,并伴有咳嗽、咽喉痛等呼吸道症状;小儿感染此病大便为水样,伴有呕吐;该病有集中发病年份,几年中会出现有其中的1年为高发病率的特点。
, 百拇医药
1.2 细菌感染性腹泻 细菌性肠炎是继病毒性肠炎后小儿感染性腹泻致病的又一个重要的病因。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种类十分之多,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生活环境中引起该病的致病菌种类也不一样。近年来,我国由细菌致病的腹泻已渐减少,较为常见的主要为福氏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腹泻。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临床上常见症状为发热、腹痛,大便常见为脓血便或粘液便等。此外,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还有寄生虫感染(常见为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阿米巴等)及真菌性感染(包括念珠菌、曲菌、毛霉菌等)。
2 小儿感染性腹泻临床特点
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小肠每天能够吸收的水分在7-8L,大肠为400-1000ml,如果肠道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则会导致肠道上皮细胞通透性状发生明显改变,肠道吸收水分、电解质能力受阻,导致腹泻发生。小儿由于机体发育不成熟,消化系统、呼吸道等功能尚未完全健全,机体抵抗能力差而容易遭受病毒感染形成腹泻。
, 百拇医药 小儿感染性腹泻在临床表现中主要为腹泻,多数患儿每日大便有多于三次的记录,患儿粪便性状表现异于往常,常见的有稀便、水样便等,也有粘液便、脓血便等性状,同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从地区分布上看,以农村发病患儿占大多数,重型患儿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
3 小儿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
小儿由于机体发育不成熟,消化系统、呼吸道等功能尚未完全健全,机体抵抗能力差而容易遭受病毒感染形成腹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3.1 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农村患儿尤其是重症患儿发病人数远高于城市患儿人数,可能与农村儿童卫生情况不理想,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有关。因而,在对于小儿感染性腹泻进行预防控制时,应当注意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应当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消毒,对于儿童用具应当在使用前后进行消毒,切断病菌可能接触儿童的机会。
, 百拇医药
3.2 坚持卫生的喂养方式 病从口入,不洁饮食是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病的最重要原因。母乳喂养作为儿童喂养的主要方式,相较于人工喂养而言是最为清洁的喂养方式,因此,应当坚持母乳喂养为主的儿童喂养习惯,喂奶前应当注意乳房的清洁,增强儿童自身体质,提高机体抵御各种病菌能力。
3.3 细心观察,及时就医 小儿由于年龄较小,身体不舒服用言语表达能力较差。家庭成员应当细心观察小儿饮食情况和排便状况,经常留意小儿体温,一旦发现异常,应当及时就医,接受治疗。此外,小儿应当及时接种疫苗,提高其身体抵御病毒能力,也是有效预防感染性腹泻的重要方法。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究卫生,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不洁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的腹泻的发生,同时接受科学的医学常识,做好保健预防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聂青和,主编.感染性腹泻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9-241.
[2] 刀志宏,詹琼芳,李永飞,等.一起农村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43(9):555.
[3] 林东,齐绪林,徐晓刚,等.细菌感染性腹泻2380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8(2):611-612.
[4] 于国慧,董方,甄景慧,等.北京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和耐药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6):535-538.
[5] 杨立华,傅晓凤,聂微萱,等.98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590-4592., 百拇医药(彭汪 高东 张定峰)
[关键词] 小儿;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
小儿感染性腹泻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同时易于引起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因此,积极研究小儿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对策,对减少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将有积极的作用。
1 感染性腹泻的病原
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很多,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等,但主要以细菌、病毒致病为常见,尤其是病毒。
1.1 病毒感染致病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肠炎,引起小儿肠炎的病毒主要病原有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及腺病毒等等,其中又有轮状病毒肠炎较为常见。轮状病毒以其秋末冬初发病率高而又称之为秋季腹泻。小儿病毒肠炎临床表现多数为高度发热,并伴有咳嗽、咽喉痛等呼吸道症状;小儿感染此病大便为水样,伴有呕吐;该病有集中发病年份,几年中会出现有其中的1年为高发病率的特点。
, 百拇医药
1.2 细菌感染性腹泻 细菌性肠炎是继病毒性肠炎后小儿感染性腹泻致病的又一个重要的病因。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种类十分之多,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生活环境中引起该病的致病菌种类也不一样。近年来,我国由细菌致病的腹泻已渐减少,较为常见的主要为福氏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腹泻。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临床上常见症状为发热、腹痛,大便常见为脓血便或粘液便等。此外,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还有寄生虫感染(常见为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阿米巴等)及真菌性感染(包括念珠菌、曲菌、毛霉菌等)。
2 小儿感染性腹泻临床特点
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小肠每天能够吸收的水分在7-8L,大肠为400-1000ml,如果肠道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则会导致肠道上皮细胞通透性状发生明显改变,肠道吸收水分、电解质能力受阻,导致腹泻发生。小儿由于机体发育不成熟,消化系统、呼吸道等功能尚未完全健全,机体抵抗能力差而容易遭受病毒感染形成腹泻。
, 百拇医药 小儿感染性腹泻在临床表现中主要为腹泻,多数患儿每日大便有多于三次的记录,患儿粪便性状表现异于往常,常见的有稀便、水样便等,也有粘液便、脓血便等性状,同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从地区分布上看,以农村发病患儿占大多数,重型患儿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
3 小儿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
小儿由于机体发育不成熟,消化系统、呼吸道等功能尚未完全健全,机体抵抗能力差而容易遭受病毒感染形成腹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3.1 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农村患儿尤其是重症患儿发病人数远高于城市患儿人数,可能与农村儿童卫生情况不理想,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有关。因而,在对于小儿感染性腹泻进行预防控制时,应当注意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应当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消毒,对于儿童用具应当在使用前后进行消毒,切断病菌可能接触儿童的机会。
, 百拇医药
3.2 坚持卫生的喂养方式 病从口入,不洁饮食是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病的最重要原因。母乳喂养作为儿童喂养的主要方式,相较于人工喂养而言是最为清洁的喂养方式,因此,应当坚持母乳喂养为主的儿童喂养习惯,喂奶前应当注意乳房的清洁,增强儿童自身体质,提高机体抵御各种病菌能力。
3.3 细心观察,及时就医 小儿由于年龄较小,身体不舒服用言语表达能力较差。家庭成员应当细心观察小儿饮食情况和排便状况,经常留意小儿体温,一旦发现异常,应当及时就医,接受治疗。此外,小儿应当及时接种疫苗,提高其身体抵御病毒能力,也是有效预防感染性腹泻的重要方法。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究卫生,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不洁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的腹泻的发生,同时接受科学的医学常识,做好保健预防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聂青和,主编.感染性腹泻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9-241.
[2] 刀志宏,詹琼芳,李永飞,等.一起农村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43(9):555.
[3] 林东,齐绪林,徐晓刚,等.细菌感染性腹泻2380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8(2):611-612.
[4] 于国慧,董方,甄景慧,等.北京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和耐药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6):535-538.
[5] 杨立华,傅晓凤,聂微萱,等.98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590-4592., 百拇医药(彭汪 高东 张定峰)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