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34
编号:13735289
两种方法设置标准差的室内质控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日 闫景刚 沈颖 鞠春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研究两种方法设置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检验科生化室2012年8月份的正常值质控物数据为研究材料,比较2-7月份累计的实际标准差和以CLIA’88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推导出的标准差的质控结果。 结果 用实际标准差方法得出的质控结果相对而言失控项目、失控数据、失控次数更多,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标准差;室内质控;方法

    室内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方法,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以发出,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导致不满意因素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控制测定工作准确性,提高常规工作中天(批)内和天(批)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1]。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很多,本文对比了两种方法设置标准差,具体情况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相应配套的各项目检测试剂,正常值质控物和校正物由英国朗道公司提供,进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酸(BUA)、钙(Ca)、胆固醇(CHOL)、肌酸激酶(CK)、肌酐(Creat)、直接胆红素(DBIL)、乳酸脱氢酶(LDH)、镁(Mg)、磷(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三酰甘油(TG)、总蛋白(TP)、尿素(Urea)、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葡萄糖(GLU)的室内质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