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 |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入院治疗的中风后便秘的患者66例,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口服缓泻剂外加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和口服缓泻剂,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定,其中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穴位按摩能提高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
关键字:穴位按摩 中风 便秘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每3天少于1 次)、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1]。便秘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加重病情、影响康复。中风患者并发便秘后,排便用力过度可以增高颅内压,导致已有症状加重; 出血性中风患者有可能诱发再次出血,造成预后不良。为了降低中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我们采用了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压豆治疗,研究其对中风患者排便的影响。
中风是由脑部血管循环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死亡,为常见多发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发病突然,且伴有多种并发症[2]。
本文就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入院治疗的中风后便秘的患者给予穴位按摩进行治疗效果的观察和比较。具体内容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在我科住院的中风患者选取的6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并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大者49-77岁,平均年龄64.1岁,便秘时间为3~12d,平均7.5d,其中有20例为缺血性中风,10例为出血性中風,3例为混合性中风。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大者52-75岁,平均年龄63.7岁,便秘时间为3~14d,平均7.8d,其中有20例为缺血性中风,10例为出血性中风,3例为混合性中风,两组从性别、年龄、中风类型及便秘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发病后24h内入院,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