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3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819550
早期心理干预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心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于2011年9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4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血管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帮助,对实验组则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在评分差异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不仅能调动患者的潜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能及时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和负性情绪。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心理干预;脑卒中;心理障碍;效果

    据有关研究表明[1],精神病质和神经质双重倾向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个性特征。精神病质倾向常常会有孤僻、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疲乏、精力减退等表现,普遍具有多疑、精神病性、对别人怀有敌意、偏执等心理问题。他们往往性格比较内向,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样就会给患者带来很多消极影响,对患者的康复不利,对卒中预后也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传统的方法侧重于药物治疗,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心理康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应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以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家庭治疗和音乐治疗为主要方式的综合心理干预。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院于2011年9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08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维吾尔医药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