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1)
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振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特征,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5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有23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本病初诊误诊19例,误诊率76%,25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2例,21例痊愈,占95.45%;2例治疗失效而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因停经就诊时,要常规行阴道超声检查,对阴道超声怀疑切口妊振的病例,有必要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切口妊振的主要方法;甲氨蝶吟加清宫术可作为治疗切口妊振的主要方法,可有效地避免子宫切除。
关健词:异位妊振;剖宫产后切口;诊断;治疗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全称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处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它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胚胎着床在前次子宫切口处,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人,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导致子宫切除;如果误诊为早孕而行人工流产时则易发生术中大出血。近几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此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对2000年7月—2012年12月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下段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共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24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关健词:异位妊振;剖宫产后切口;诊断;治疗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全称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处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它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胚胎着床在前次子宫切口处,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人,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导致子宫切除;如果误诊为早孕而行人工流产时则易发生术中大出血。近几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此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对2000年7月—2012年12月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下段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共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24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维吾尔医药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