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5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797015
浅谈Barrett食管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2015年第3期
     Barrett食管由英国胸外科医师Norman Barrett1950年首次提出,1957年确认。现渐已为人们所关注。Barrett(BE)食管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虽然其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但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两种学说即先天学说和获得性学说。近年来随着食管下段腺癌发病率的上升,Barrett食管作为食管下段腺癌的癌前病变,越来越收到重视。这同时也给病理医师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定义

    根据2011年6月4日在重庆召开的Barrett食管专题学术研讨会,达成BE共识:

    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有肠化或不伴有肠化。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至于不伴有肠化者是否属于癌前病变,目前仍有争议。

    临床表现:

    BE发病年龄自出生1个月至88岁均有报道,年龄曲线呈双高峰即:0-15岁,48—80岁。但临床常见于中老年男性,若病人仅有食管下端的柱状上皮化生约90%一般无临床表现。其出现的症状主要是胃食管反流及并发症所引起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烧灼感及吞咽困难。目前认为BE的主要临床意义是其与食管腺癌的关系,故并不建议常规筛查,但对有多个危险因素的病人如50岁以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