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与餐后使用凝血酶治疗胃溃疡伴出血的疗效观察
胃溃疡是发生在胃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主要是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黏膜肌层的组织损伤。与其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有关。损害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非甾体抗炎药(NSAID,如阿司匹林)的应用、胃酸分泌异常等是常见病因[1]。胃溃疡伴出血是胃溃疡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少量的胃溃疡伴出血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目前通过口服止血药物进行治疗,是治疗胃溃疡伴出血的首选有效方法之一。凝血酶是一种直接与创面接触便可有效止血的,用于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渗血的局部止血药。在临床上尤其在消化内科常口服用于治疗胃溃疡伴出血的患者。我院内一科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对收治的206例胃溃疡伴出血的患者,进行餐前与餐后使用凝血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内一科住院的206例胃溃疡伴出血的患者,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49.7岁,其中男172例,女34例,随机分为两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57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编辑部联系。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棘閸モ晝褰�
闁稿繗娅曢弫鐐烘儌閻愵剙顎�
閻犲洤瀚鎴﹀礄閻樻彃缍�
闁瑰吋绮庨崒銊╁即閺夋埈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