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5年第6期
编号:12792668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调查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第6期
     【摘 要】目的:调查分析临床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方法:从2014年8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各科室随机抽取1020份住院病历,对抗菌药物是否合理应用进行调查。结果:在2014年8月--2015年5月期间,在调查的1020份住院病历中,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项目共有130项(12.7%)。结论:医院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关键词】抗菌药物;调查研究;不合理应用

    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抗菌药物一直都是使用率比较高的药物,但是如果过量的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耐药菌株的数量会大量的增加,致使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欠佳,对感染性疾病的控制难度也加大。在2014年8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各科室随机抽取1020份住院病历,调查研究是否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并且进行分析和研究,确保在今后的治疗感染性疾病中,能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2014年8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各科室随机抽取1020份住院病历,对相关病理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所抽取的1020份住院病历完全符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评测标准要求。

    1.2方法

    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020份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在2014年8月--2015年1月期间603份住院病历中有70份病例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所占百分比为11.6%;70份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病理中,多于2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病理有20份,所占百分比为28.6%。在2015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抽查的417份病历中,有60份病例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所占百分比为14.4%;其中,存在2种以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病例有17份,占28.33%。

    1.3统计方法

    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调查的统计方法是:用c、d、e、f分别代表不同的项目进行统计,c——代表抗菌药物在无细菌感染的指征不明确时应用,d——代表在没有实施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情况下,长时间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e——代表对抗菌药物重复应用,f——代表在无联合用药指征时,联合应用多于2种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结果

    在2014年8月--2015年5月期间,在调查的1020份住院病历中,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项目共有130项(12.7%)。而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各项目在不合理应用总项目中占比是:c占27.0%,d占33.9%,e占7.7%,f占18.5%。详情见表一。

    表一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各项对比(%)

    项目2014.8-2015.12015.1-2015.5合计

    c20(13.3)13(10.0)33(25.4)

    d30(23.1)17(13.1)47(36.2)

    e9(7.0)14(10.8)23(17.7)

    f11(8.5)16(12.3)27(20.8)

    合计70(53.9)60(46.1)130(100)

    3.讨论

    通常抗菌类的药物主要是用来预防与治疗因为细菌的感染而致病的一些药物,而这些抗菌类药物常规使用细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1)抗菌类药物使用的方案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考虑使用。(2)已经确诊是由于细菌感染患病的患者,按照相关特征选择使用药物。(3)查清楚感染的病原,要按照病原品种与药敏试验选取适合的抗菌类药物。(4)根据药物自身产生的药效过程特点与抗菌特点来选择药物。

    在围手术期间抗菌类的药物运用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1)预防性的用药时长。第Ⅰ类切口在24个时辰以内,第Ⅱ类型的切口在48个时辰以内,第Ⅲ类型的切口则是在3-7天以内。(2)用药的特征。第Ⅰ类型的切口用药指征表现如下:首先手术部位的范围比较大,出血的时间比较长;其次手术项目设计人体内部重要的内脏与器官;再次存在非自体物质的植入;最后存在其他的危险因素,例如:免疫力比较低的患者、高龄患者、肿瘤的化疗期患者与糖尿病比较严重的患者。第Ⅱ类型的切口与第Ⅲ类型的切口污染较为轻微患者通常使用预防性抗菌类药物,第Ⅲ类型的切口污染较重或者是第Ⅳ类型的切口开始患者,一般都是使用治疗类别的抗菌类药物。(3)用药的种类选取。一般是按照手术比较容易感染位置中的细菌类别来选择,而具体实行的方式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4)预防性的用药时间。通常手术开始前的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最好,如果是剖宫产的案例一般是在结扎脐带以后用药,手术前用药能够使手术出现切皮组织的时候,有充足抗菌药物的浓度。

    抗菌类的药物临床政治工作从2011年开展来,在过去的三年,已经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依旧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抗菌类药物整治工作还有待完善。从相关数据的汇总中可以发现,不合理的抗菌药物种类多种多样,药物使用方式、用量、指征标准、用药的时长与首次给药的时间方面都存在不合理问题。就用药方式与用量来看,药物使用频率与使用剂量大小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疗效。

    本文研究的几份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一般集中在药物使用频率与药物剂量的大小上。药物选择过程中,因为抗菌药物的种类比较多,一些医师为追求快速效果会直接选择高级别的抗菌药物,虽然这样能够控制患者的病情,但由于抗菌类药物杀菌能力比较强,这样加快了细菌对于药物的耐药性。用药时机上,很大一部分在手术以后用药不合理,而合理用药一般是在手术实行切皮操作前半个小时,这样能够有效保证可能出现细菌感染人体组织与血液内药物浓度达到杀菌额抑制细菌效果的浓度,不合理的用药则与抗菌类药物临床指导的原则不相符,且用药时长的不合理一般集中在药物使用时间过长方面。

    参考文献:

    [1]刘婧,蒋云根,徐莺.某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整治成效与同期感染情况相关性调查[J].武警医学,2014,24(05):443-444.

    [2]李舜,益静,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34(10):261-262.

    [3]班华永.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成因及干预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35(05):467-469.

    作者简介:

    何静斐(1973年6月-)白族 云南云龙 主管药师 本科 主要从事药剂方面工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