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药用菊花绿原酸和黄酮类溶出规律的研究(1)
【摘 要】目的:通过建立HPLC法测定3种菊花中2种有效成分,并用此方法探讨有效成分的溶出规律。方法:采用Hypersil BOS C18 色谱柱(4.6×250 mm,5 ?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在20min 内菊花中绿原酸和黄芩苷能与其他成分完全分离,绿原酸先溶出。结论:本实验采用HPLC法,对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准确,可用于多种菊花样品的分析测定。
【关键词】HPLC;菊花;溶出规律
菊花(Flos Chrysanthemi)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头状花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的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黄酮类化合物为菊花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在生命科学,制药,食品等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目前文献报道[3-5]的菊花的黄酮主要有:香叶木素、木犀草素、芹菜素、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刺槐苷、金合欢素7-O-(6-O-乙酰)-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多酚类化合物主要为绿原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85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关键词】HPLC;菊花;溶出规律
菊花(Flos Chrysanthemi)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头状花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的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黄酮类化合物为菊花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在生命科学,制药,食品等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目前文献报道[3-5]的菊花的黄酮主要有:香叶木素、木犀草素、芹菜素、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刺槐苷、金合欢素7-O-(6-O-乙酰)-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多酚类化合物主要为绿原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85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