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5年第12期
编号:12780656
分析电针联合穴位敷贴对改善肛肠手术后便秘的临床有效性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第12期
     【摘 要】目的:探讨电针联合穴位敷贴对改善肛肠手术后便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便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开塞露灌肠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穴位敷贴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排便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排便困难程度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穴位敷贴对改善肛肠手术后便秘的临床有效性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电针;穴位敷贴;肛肠手术;便秘;临床有效性

    便秘属于一种常见的肛肠手术并发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排出量过多、大便排除困难以及其它一些较为特殊的症状,例如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用力排便,或者出现排便不尽等感觉,在没有使用泻剂的情况下,一星期内不超过两次排空粪便,或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没有便意[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便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6-81岁,平均年龄为(45.3 16.5)岁;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27-82岁,平均年龄为(46.4 14.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相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一星期内不超过两次排空粪便,或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没有便意;大便干硬;大便量少;需要用手帮助排便;排除由于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所造成的便秘。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塞露灌肠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采用1000ml生理盐水与1000ml开塞露对患者进行灌肠处理,三天灌肠一次。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穴位敷贴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取穴:上巨虚穴、足三里穴、双侧天枢穴。进针上巨虚与足三里穴直刺1.0-1.5寸,天枢直刺1.5-2.0寸,进针之后再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得气之后,将一组电针分别连接在患者的上巨虚穴以及双侧的天枢穴,将其频率设置为2Hz/15Hz,电流的强度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调节,留针时间为三十分钟。采用电针对患者治疗完毕之后,在患者的神阙穴上贴上中药敷贴(细辛100g、川芎500g、干姜250g、白附子100g、白芷200g、川乌250g),每天敷贴的时间为四到六小时,当出现局部发红现象时即为最佳的状态。两组患者均以一个星期作为一个治疗疗程,一共治疗两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按照相关标准,疗效评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每两天排便一次,便质转润,排便十分通畅;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每三天排便一次,便质转润,排便还是存在不通畅现象;无效:经过治疗后,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其次,采用《中医病证诊断—肛肠病观察指标》对患者排便的困难程度进行积分:患者无法自主排出,需要借助外力,计4分;排便时肛门有阻塞感,排便不尽,计3分;粪便硬块状,需用力排出,计2分;用力便能将粪便排出,计1分;排便通畅,计0分。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检验。P>0.05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50例患者中,显效17例(34%),有效16例(32%),无效17例(34%)。观察组50例患者中,显效35例(70%),有效13例(26%),无效仅2例(4%)。分析可知,观察组显效比对照组多18例,无效比对照组少15例。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多30%。2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X=18.68,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排便困难程度比较

    通过对比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排便次数与排便困难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排便困难程度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次数与排便困难程度比较( )

    分组 排便次数(次)困难程度积分(分)

    观察组治疗前1.28±0.792.33±0.41

    治疗后2.80±1.181.10±0.40

    对照组治疗前1.11±10.782.31±0.45

    治疗后2.06±1.512.30±0.41

    3.讨论

    肛肠手术之后通常会出现便秘的现象,引发便秘的原因包括饮食、心理以及术后切口疼痛等多方面的因素。长时间的便秘容易让患者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其次对患者的睡眠、运动以及饮食等方面也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甚至在某些时候因为患者排便用力过度导致手术切口裂开,不利于患者手术伤口的愈合,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2]。

    肛肠手术之后的便秘在我国中医上属于便秘的范畴,病因机制主要为手术消耗了患者大量的气血,从而导致患者脏腑功能紊乱,在中医治疗中主要以补益气血以及行气为主。天枢穴位于脐旁两寸,属于足阳明胃经,具有通常肠道的功效,采用电击的方法来刺激该穴位能够调节肠道的蠕动,有效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具有通经活络、补中益气的功效,对该穴位进行刺激,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进而促进排便。上巨虚穴属于大肠经下合于胃经之穴,具有调理肠胃、通腑下滞、和胃理气的功效,是治疗大肠病的主要穴位。神阙穴属于任脉经穴,属于生命之源,它能够通百脉,和肾、脾以及肺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现代研究表明,在神阙穴采取穴位敷贴能够有效促进人体肠胃蠕动,进而促进排便。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100例肛肠术后便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排便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排便困难程度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电针联合穴位敷贴对改善肛肠手术后便秘的临床有效性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乐,毕萌,王锐,杨佃会,王健.近十年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杂志,2015,19(04):890-892.

    [2]李红梅,郑国荣.浅谈气滞型便秘[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8(23):31-32., 百拇医药(常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