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5年第12期
编号:12780620
孙伟教授运用肾虚湿瘀理论指导治疗多囊肾致慢肾衰经验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第12期
     孙伟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孙教授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西医肾脏病学方面有颇深的造诣。创立的“肾虚湿瘀”理论治疗慢性肾脏病效果显著。

    多囊肾在祖国医学中可属“症积”、“痞块”、“尿白”和“肝阳”等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尚不明,约半数有家族史,在成人型多为显性遗传,而婴儿型多为隐性遗传。除累及肾脏外,还可引起肝脏、胰腺、脾脏、卵巢等脏器的囊肿以及心瓣膜病和脑动脉瘤等。60岁以上的患者50%进入终末期肾衰竭。

    理论依据

    多囊肾的起病原因多由先天不足,肾气亏虚,脉络失和,气血瘀滞,水蓄于肾所致。

    1.1先天不足,或脾肾不足,或肝肾亏虚,脉络失和,气血瘀滞,进一步导致病情的加重和疾病的发展。盖肾主水液,脾主运化,肝失疏泄,人体气血运行与水液的调节输布和三脏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着密切的联系。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势必影响到人体气血的运行,水液代谢的排泄、三焦气化的失司,使气、血、水相互搏结,蓄积于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