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下肢深静脉血栓
编号:13642836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0
     【摘 要】目的:总结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10例产后DVT患者,针对发病因素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及有效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及护理,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随访3个月,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避免静脉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防止血a栓形成的关键。对形成静脉血栓者,应抬高患肢,观察出血倾向。

    【关键词】产褥期;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产后DVT的发生率为0.61%~1.50%[1],多在产后1~2周发生。一旦发病,轻者可引起患肢肿胀、疼痛等,重者可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现综述产后DVT预防和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10例患者,年龄均在25~34岁,产后4~12d发病。其中3例阴道分娩,7例剖宫产且术后常规给止血药。10例患者中,有4例体重均在80kg以上,1例合并糖尿病,2例贫血,2例因产后大出血给予输血治疗,且均有不同程度下肢增粗、疼痛、肿胀及行走活动受限。

    1.2 治疗方法

    均采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抗生素预防感染,抗凝治疗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

    1.3 结果

    治疗7~14d,痊愈,随访3月,无后遗症。

    2 预防措施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预防必须针对以上三大因素采取有效措施。

    2.1 促进静脉回流

    ①督促产妇要适当活动,按摩下肢做收缩运动、内收外展、足趾活动,动作不可过大。②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因用力排便,下蹲时间过长致腹压增高,下肢静脉回流受阻。③保持心情舒畅,良好的心理可调节自主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功能,可引起机体反应性增高,促进血循环。④由于输液或体质弱致循环不良者要注意保暖,病情许可时将热水袋置于足底。

    2.2 防止静脉内膜损伤

    本组病例中有2例产妇因产后大出血,在大隐静脉做过反复穿刺、输液、输库血,3d后感左小腿肌肉疼痛、肿胀,B超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患者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避免感染的发生。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应密切观察静脉情况,注意保护血管。

    2.3 防止血液高凝状态

    对高龄孕妇及肥胖的人,产前要积极询问病史,了解高危因素,积极治疗贫血、糖尿病等疾病。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由于产妇大多处于产褥期内,身体虚弱,患肢肿胀,易导致产妇焦虑、烦躁,情绪波动大,而产妇的心理状态对DVT治疗效果影响很大。辛绍伟等[2]认为,产后心情不佳,可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因此护理中应注意观察产妇情绪变化,耐心地向产妇解释,使其能够科学地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饮食指导

    鼓励产妇多饮水,进食低盐、低脂、清淡、高热量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低脂可以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低盐可减轻组织水肿;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可防大便干燥,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据报道,80%DVT发生在左下肢,与乙状结肠宿便有关[3]。

    3.3 患肢的护理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同时膝关节放置5°~15°微屈状态[4],2周后下床活动时,应穿弹力袜,保护患侧足背及下肢浅静脉。

    3.4 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

    3.4.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①严密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肢体保暖,室温应保持在26℃~30℃。患肢采用温度为30℃~50℃, 浓度为50%硫酸镁湿热敷,以缓解血管痉挛,促进水肿消退。②观察下肢疼痛和肿胀的情况,认真记录疼痛的部位、程度和游走方向。③注意有无出血倾向,有无胸闷、气促、胸痛、呼吸困难、 血压下降等肺栓塞症状。

    3.4.2 用药护理 ①建立良好输液通道,保护静脉:在选择血管时,一般应选用远端、较粗大的血管。②严格配制药物,剂量要准确。③观察溶栓的疗效和副反应: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在抗凝溶栓期间,要密切观察产妇有无穿刺点、鼻腔、牙龈、皮肤等出血[5],有无黑便、咖啡样或血性呕吐物,有无偏瘫失语等。④出血的护理:齿龈出血,可用冷水漱口。鼻出血,可用拇指、示指压迫鼻根止血或局部冷敷或用0.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6]。对于穿刺点出血,于穿刺点上方约1 cm处压迫止血。

    4 小结

    综上所述,本组10例患者通过上述护理,制止了并发症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了康复。所以加强孕期管理,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普及预防DVT发生知识,同时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并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有效防止产后下肢DVT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55-1559.

    [2]辛绍伟,齐加欣,黄俊荣,等.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5,40(4):288-289.

    (下转至第10页)

    (上接至第42页)

    [3]黄红建.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5):399-401.

    [4]黄文欢.妊娠及产褥期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9,6(8):32-33.

    [5]王惠良,卢素娟,陆杰宁.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的急救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95-96

    [6]李祥丽,高彦,吴晓燕.大面积急性肺栓塞溶栓的护理18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25., http://www.100md.com(吕长中)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