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72
编号:13621106
300例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2
     [摘要]目的:观察且分析300例无痛分娩产妇予以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无痛分娩产妇30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且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分娩时的疼痛时间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针对无痛分娩产妇予以有针对性护理,可以对护理质量及满意程度进行改善,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无痛分娩;临床观察;护理效果

    临床实施无痛分娩主要是减缓妇女在分娩时产生的疼痛措施,经研究显示此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了胎儿在子宫内的窘迫状况、在产后的出血量、新生儿产生窒息的概率,对其分娩结局进行改善。但是,要求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质量,在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之下,令分娩结局呈现差异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无痛分娩产妇300例作为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年龄集中在23~35岁,平均年龄(29.0±1.0)岁,体重在57~72kg之问,平均体重(65.1±1.2)kg,其孕周在37~40周。比较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临床患者进入至产房之后需要护理者依照值班表對其进行产程的监测以及将分娩助产相关工作做好;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主要包含:

    1.2.1 在分娩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进行镇痛之前对于患者病史和出血、凝血的状况进行掌握,对胎心进行良好监护,在必要之时采取人工破膜的办法,且构建静脉通道,帮助患者取侧卧位在硬膜外予以麻醉。

    1.2.2 观察产程 在分娩之中患者减轻直至消失疼痛感,护理者需对产程进行观察,对宫缩所持续的时间与强弱或是产生间歇的时间进行重点式观察,在适当时候对骨盆进行内诊,对于宫缩表现出乏力而减慢了产程的患者,需要在静脉端滴注催产素增强宫缩,规避延长产程状况。与此同时,对其胎心率或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保证患者可以尽早完成分娩。对膀胱充盈程度进行严密的观察,以保证患者将膀胱排空。在第2产程之中,于麻醉之后,胎头对直肠的压迫感明显减弱,在宫缩增强时需对患者的屏气作出指导,实现对腹压的增大,进而胁迫胎头进行下降。

    1.2.3 产后的护理 待分娩完毕之后,护理者应协助将硬膜外的导管拔出,对患者子宫的收缩状况、产后的出血量及其生命体征予以重点观察。在24h之内对患者下肢的感觉和功能状况进行注意,若产生麻木状况,需协助其进行排便。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分析的数据由SPSS 19.0软件完成相关处理,使用(x±s)去表示临床中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以%表示临床中计数资料,实施γ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若P<0.05则表示该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护理满意程度

    观察组满意96例,基本满意53例,不满意1例,满意程度为149例(99.33%);对照组满意100例,基本满意40例,不满意10例,满意程度为140例(93.33%)。从数据中可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比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分析,卡方值=61.1513,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

    2.2 比较护理效果

    对照组第1产程时间(12.1±1.7)h、第2产程时间(76.3±2.8)min,新生儿窒息98例、产后出血132例;观察组第1产程时间(8.2±1.5)h、第2产程时间(45.2±3.0)min、新生儿窒息11例、产后出血16例。从数据中可知,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t=21.0682、215.1839,卡方值=109.0686、179.4452,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

    2.3 比较两组镇痛的效果

    观察组分娩时的疼痛时问为(2.17±0.48)min,缝合伤口时的疼痛时问为(5.17±0.67)min;对照组分娩时的疼痛时间为(4.34±0.48)min,缝合伤口时的疼痛时间为(8.85±2.25)min.从数据中可知,观察组分娩时的疼痛时间、缝合伤口时的疼痛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这表明,观察组的分娩疼痛得以减轻。经统计学分析,t=35.5611、12.3336,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

    3 讨论

    分娩疼痛会给临床患者带去机体上的痛苦,且对应激反应予以诱发。由于多数患者对分娩缺少科学性认知,极易产生不良心理情绪,会导致患者的内分泌系统紊乱,其交感神经会产生兴奋,加快心率,升高血压,急促的呼吸频率,在机体内释放了大量的儿茶酚胺,降低子宫收缩,延长了患者的产程,降低子宫的流血量以及胎儿窘迫的状况,但是,实施无痛分娩则能将以上状况避免。

    临床患者在进行无痛分娩之时,经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助于护理者与患者问情感关系的构建,保证其在进行分娩时获取支持以及安慰,能够规避剖宫产,促使了患者进行自然分娩。将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应用至分娩全程之中,对护理者的工作责任心予以提升,对助产质量进行改善。此外,患者在进行分娩之前需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在分娩的进行之中进行情感的支持,能够对其不良心理进行有效的缓解,如恐惧和焦虑。该护理措施能够保证护理者对产程进行完整且持续性的观察,将自然分娩的概率提升,且明显将产后出血及其新生儿的窒息临床并发症产生状况降低。因此,为临床无痛分娩的患者予以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对心理干预作出专业化的指导,不仅确保了临床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可获取患者以及家属的最大支持,将护理的服务质量提升。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将分娩时的疼痛时间明显缩短。同时,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即P<0.05,此结果和有关文献的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无痛分娩的临床患者予以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对护理质量以及满意程度进行改善,在临床上有较强的应用意义。, 百拇医药(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