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3486552
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8
     【摘 要】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CT检查,观察组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手术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组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诊断的准确性为96.67%,对照组检查诊断的准确性为76.67%,由此可见观察组的诊断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效果较佳,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与CT检查相比临床诊断价值更高。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CT检查;出血性脑梗死;临床诊断

    文章编号:WHR201909171

    在现阶段,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近年来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其致病因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以及高血压,主要的诱因为心源性脑栓塞,针对原发性脑出血,此病早期没有特异性表现,而出血性脑梗死是指在脑梗死发病期间缺血部位脑血管再灌注后发生的继发性出血现象,临床一般可以通过CT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出局部的高密度造影出血[2]。出血性脑梗死在临床检诊断中较容易和原发性脑出血混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