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周刊》 > 201726
编号:13610525
《伤寒论》大小同名方浅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2日 《健康周刊》 201726
     众所周知,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厚到薄、由薄到厚的过程,我们研究知识的方法,无外分析积累、归纳总结,以此实现知识的消化吸收,《伤寒论》的理论学习也是如此。

    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就需要从一个个单一的知识点中走出来,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从整体角度使知识系统化,进行各知识点的横纵比较,从而使相对独立的琐碎知识形成一条条大大小小的知识链,由此,各知识链虽千丝万缕,却条缕清晰,缕出来,揉进去,运用自如。这一条条知识链的形成过程便是归纳总结的过程,是学习研究知识的核心过程,学习《伤寒论》也遵循这一过程。

    既是知识链,则必有一链贯穿,这条“链”即是知识点间共性的东西。在《伤寒论》中,我们学习过类证、类方、类法、类症、类病等,如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柴胡剂、苓桂剂,下法、和法,心下痞、小便不利、身痛等,今天,我们从类名角度将《伤寒论》中同名而有大小之分的成对的方子串联起来,建立一条知识链,暂且命之曰大小同名对方链,简称类名链。

    《伤寒论》中,名字相同而分大小的方剂有4对,分别是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大陷胸汤(丸)和小陷胸汤,(此外,大建中汤和小建中汤,《伤寒论》中也有涉及,但主要在《金匮要略》中论述)。既然名同,便必有相同之处,而又分大小,则又有相异之因,以下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分别来探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