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食疗与健康》 > 20181
编号:13605872
对比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1
     【摘要】医学影像学是通过探索不同成像技术的要素与原理,分析不同影像检查手段在各种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评价不同方式的优劣性,从而确定某种疾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比式教学法是指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通过对同类知识或同类信息的对比,使学习者牢固掌握的一种方法。为了让学生掌握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了解临床工作中正确选择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将对比式教学法引进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过程中非常必要。本研究试图将对比式教学法应用在医学影像学的理论课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其应用价值探讨如下。

    【关键词】对比式教学;医学影像学;理论;应用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147-02

    医学影像学作为一种医疗辅助手段用于诊断和治疗,亦可作为一种科研手段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医学影像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为了更为准确地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其二则是为了选择更为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手段[1]。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医学诊断模式从单一诊断转变为诊治结合,从宏观诊断转变为分子微观诊断,这样的情况下,仅凭某一种影像学检查技能必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影像诊断学检查方法的原理,并在深入临床工作之后正确选择检查方法。本文首先分析对比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的应用方式、时机和度,随后探讨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教学中应用对比式教学法的意义。

    1 对比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课件PIT、投影等多种方式将某种疾病或者器官的X线片、CT、超声结果以及磁共振检查结果一起显示,教师结合图片介绍不同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及该种方法对疾病的诊断价值[2]。以脊柱骨折的患者为例,通过X线检查能够了解患者椎体形态的变化,但是无法了解脊髓压迫情况;应用CT能够了解骨折碎片对脊髓产生的压迫;而MRI能够敏感反映骨挫伤,辨别出骨折是否为陈旧性或新鲜的,并且可以观察脊髓有无损失以及损伤情况。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思路并对疾病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讲解,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影像学表现。

    2 对比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中应用的时机和度

    多种影像学检查项目在授课过程中适合插入对比式教学方法,“对比”是一切知识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学习者通过对比法可以清楚地认识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之间的联系,发现异同,从而做到“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在针对某一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进行讲解之后,插入其他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加强相互的对比。例如,目前国内外用于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tic,CAS)的检查方法主要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CT、MRIa超声对CAS斑块检查的最大优点是敏感性较高,特别是血管腔内超声的出现,能发现早期征象,然而其在评价有钙化动脉斑块的大小和形态时却是个盲区。DSA对于动脉狭窄的评价是公认的一种“金标准”,但其缺点是只能显示管腔内的改变,不能显示血管壁和粥样硬化斑块,且为有创伤的检查。CT血管成像(CTA)的优点是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动脉全貌,但对脂质核心及纤维成份的识别欠佳。MRI黑血技术则可以明确斑块的有无、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斑块究竟是钙化为主的稳定斑块还是出血炎症性为主的不稳定斑块。再例如,针对胰胆管疾病进行影像学诊断,大多数的胰胆管疾病例如胆石症、急慢性胰腺炎、良性或者胆总管梗阻等大多数会伴随有黄疽和腹痛等症状,因此需使用影像学手段进行初步检查,临床中主要采用超声与CT检查。通过超声能够明显看见阻塞的位置,近一半的病例能够准确地找到阻塞原因,但针对胆总管中下段的阻塞却是超声检查的盲区,这个时候必须借助CT或磁共振;而CT扫描能够提供明确的阻塞原因以及参考意见,具有很高的诊断率,但CT有辐射。选择合适的实际例子引入对比式教学方法的概念,并掌握“对比”的度,不要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样对于提高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中应用对比式教学法的意义

    3.1 对比式教学法有利于优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医学生对多种影像学手段检查知识进行学习理解的最终目的在于准确的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影像学家以及大量临床学者在病例研究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采用“对比式教学法”可以总结出针对某一种特定疾病或者器官的首选成像检查方法。例如,胃肠道病变的检查首选X线消化道钡透;全身骨关节病变则首选X光片;脑血管成像可选择磁共振无射线辐射的MRA血管成像或者是CTA血管造影,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DSA造影;急性的脑损伤如脑外伤合并出血首选CT进行检查,怀疑急性脑出血则需要首选磁共振功能成像DWI;肝脏、胆囊和脾脏的病变或者实质脏器的囊肿首选超声检查方式,在出现疑难情况下可进一步采用CT或者MRI进行检查;乳腺疾病的诊断首选超声或者X线钼靶,必要的情况下运用MRI检查。疾病诊断过程中不同的影像学手段各自具有优势和短板,通过对比式教学法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基本知识,进而更好的将其应用于临床,在实际工作中用最少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获得更好的检查结果,实现多角度、全面的对疾病发生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3]。

    3.2 对比式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在以往影像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在无意识中过分地强调某一影像学手段对于疾病或器官检查的优势,有意或者无意的忽视了该项手段在检查过程中的缺点,以及其他影像學检查手段的情况,这样片面的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疑惑。且传统医学影像学教学严格按照课本内容编写的先后顺序对人体各个组织系统成像方法、原理等进行描述,按顺序对正常组织和异常组织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没有重视对比式教学法的价值[3]。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编码,将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对比式教学法意义重大[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总结对比,综合向学生介绍各种方法的利弊。例如,X线和CT能够了解膝关节诸骨骨折的形态学变化,在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无法反映出外伤时导致的内外侧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的损失,更无法显示关节软骨的受损情况;而磁共振分子定量成像技术T2-Mapping技术可以准确评估软骨关节面及蛋白多糖含量的改变。再如,教师在讲解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MRI表现之后,对小肝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其中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小肝癌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小肝癌不同影像学手段检查结果的理解,找到其中的联系和区别。

    3.3 对比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比式教学法的引进从根本上解决了医学影像学习过程中内容繁多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影像学手段、疾病类型日益繁多,学生对此往往无从下手,由于基本内容难以掌握,很多学生在深入临床工作之后才慢慢理解不同影像学手段的价值,不利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5]。通过在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中应用对比式教学法,指导学生从不同的图像中找出病变、识别病变,认识到病变的本质,并清楚的了解到影像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判断力都得到明显的提升,有利于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成效,并有助于在学生脑海中建立医学影像学的整体框架,使其在工作中能够运用自如,工作充满信心。

    总而言之,医学影像学教学理论中应用对比式教学法在部属高校已经逐步得到推广,在很多医学院校都开始借鉴经验、逐步推行[6],本研究通过座谈、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回访活动,大部分学生反映老师应用对比式教学法使学生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综合学习水平明显上升。不仅如此,医学院校教师也表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较好的更新,能够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辛阳.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7):208-208.

    [2]薛华儒.翻转课堂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9):179-179.

    [3]孙萍.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包头医学,2017(1).

    [4]李琳,王成伟,刘绮.国际教育认证背景下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9):178-179.

    [5]晋瑞,杨全新,陈欣,等.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影像思维和临床胜任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4):59-60.

    [6]黄正宽,祝元仲,谭榜宪,等.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以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为例[J].科技视界,2017(19)., http://www.100md.com(敖锋 张自力 莫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