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危害严重 ——用药少而精,慎重使用和及时停用肝毒性药物是防治对策
□ 本报记者 白 毅在近日召开的以“消化系统与肝病药物的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为主题的第六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研究和诊断、防治等问题展开探讨,希望推动我国相关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危害严重值得重视
“DILI是医源性疾病最主要的类型。目前,有900种以上的药物明确可以导致药源性肝病。”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翟所迪教授谈到,DILI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包括药物直接或间接作用所致,如患者原有某些病毒感染或潜在肝功能不全,则更易发生肝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1975~2007年撤市的77种药物中,以肝损害药物为最多,达11种(占14%)。国外报道的DILI发生率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10%~15%,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热。一般人群中10%、老年人群中40%的肝炎为DILI所致。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组长、上海市重点专科南京军区临床肝病研究中心主任陈成伟教授表示,DILI是最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越来越引起医药界、制药业、管理部门和公众的重视,成为药物审批失败、增加警示以及撤市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多具有不可预测性,发展为急生肝衰竭(ALF)者病死率可达75%。“在我国,DILI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过度和滥用药物成为当前DILI的重要原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魏来教授也认为DILI应引起重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