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10.07.20
编号:2792
常见病如何“冬病夏治”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20日 医药卫生报 2010.07.20
     从小暑到立秋的这段时间,老百姓称之为伏夏,此期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时期,冬病夏治正是利用这个时间来治疗。近年来冬病夏治渐渐风行。不过,专家也提醒读者,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理论中一项科学严谨的疗法,如果擅自买药敷贴,则可能进入“乱赶时髦”的误区。

    几种常见病的夏治方

    冬病夏治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有内服汤药、中成药、内服药茶、内服药酒,食疗,药膳疗法,敷贴疗法,敷脐疗法,药浴疗法、膏药疗法,药熨疗法,热敷疗法,湿敷疗法,熏蒸疗法、推擦疗法、艾灸疗法,针刺疗法,耳压疗法,推拿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体育疗法,每种冬病都有具体的治疗方法,专家在这里向市民介绍几种常见病的冬病夏治方:

    哮喘

    可采用内服粉剂和敷贴的方法。

    白参、蛤蚧各等份,碾成细粉,早晚各服2克,连服一个夏季,可以补肺益肾、增强免疫力,控制冬季发作或减少发作。而采用白芥子、细辛等四五种药物,碾成细粉,用姜汁或蜂蜜调和后制成钱币大小的圆饼,贴于背部、肺俞、定喘等穴位上,头伏、中伏、末伏各贴1次,连贴3年,有温阳活血、定喘通络,控制哮喘发作等作用。

    胃病

    冬病夏治用吴茱萸10克,碾成细粉,加食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砂布或胶布固定,每12个小时换药1次,可以连用1周,具有温胃散寒、止痛的功效。另外,可以用艾条自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每次15分钟,每日1次,连用两周。

    慢性结肠炎

    可以在夏季食疗。用苡仁米50克,莲子15克,山药20克,红枣5枚,芡实粉15克,煮成粥或者粳,当点心食用,可以连服1个月,可以健脾、止泻、增强肠道功能的作用。

    自己在家可否随意敷贴?

    据了解,冬病夏治这一方法广为人知,由于中药穴位贴敷操作比较简单。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冬病夏治可以任意进行呢?专家说,要想取得好的疗效,冬病夏治的很多方面都需要注意:首先,贴敷时要辨证取穴,要根据病的种类、病情的轻重确定贴敷的穴位,不能单纯地固定几个穴位一贴了之。其次,药物要合理配方、由专业人员炮制、密封保存,以免影响贴敷效果。再次,贴敷时要由专业医师操作,认准穴位贴敷才能有好的疗效。最后,贴敷时还要考虑个体差异因素,吸收能力、耐受性不同,贴敷的时间长短也应有所变化。

    敷贴有哪些注意事项?专家提醒读者,敷完药后最好等到6~10个小时以后再洗澡。敷贴期间应戒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专家提醒读者,皮肤溃破过敏、内火较重容易口腔起溃疡的人不适宜参加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敷贴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皮肤起水疱和感染。另外,贴敷后不宜去空调房,遇冷后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冬病夏治连续治疗3个疗程(即三个夏天)效果会比较显著。仅仅依靠一个夏天的治疗是不够的。 (摘自《现代快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