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17.07.20
编号:8524
“三因”治感冒病例解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20日 医药卫生报 2017.07.20
     □刘健运

    《黄帝内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句话揭示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地域、环境影响事物发展。患者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情志、饮食、劳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六淫之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感冒发热来说,教科书中多以辛凉、辛温立论,验之临床,并不一定如此。笔者认为,中医应重视整体观念,根据“三因”制宜原则辨证施治,即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笔者在此提供3个典型病例,供大家参考。

    因时(天气异常)治感冒

    2016年11月19日,最高气温达到18摄氏度。时隔一日,一场中雪突然降临,气温降至4摄氏度,感冒患者猛增(尤以老年人和儿童居多)。

    病例:刘林,男,67岁,家住唐河县,2016年11月26日初诊。当时,刘林已经生病5天了,经治疗(服药、输注药物未详),效果不明显。随后,刘林经人介绍找笔者诊治。刘林自述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咯吐白痰、头痛、身痛。笔者发现刘林舌红苔白,脉沉数有力,属于风寒外束,内热郁闭,治疗时应温散表邪、清泻里热。
, 百拇医药
    拟方:通宣理肺丸(汤)加减。

    方药:麻黄,紫苏,牛蒡子,连翘,生石膏,炒杏仁,前胡,桔梗,枳壳,半夏曲,茯苓,陈皮,甘草。共3剂,用水煎服。每日3次,饭后1小时服药。

    二诊:2016年11月29日,刘林服药后症状减轻,但其胃部稍有不适。笔者按照原方,减去生石膏,加上芦根、莱菔子。共3剂。

    三诊:刘林继续服药3剂后痊愈。

    因人(女性月经期)治感冒

    除了常见病、多发病外,女性还易在经期、孕产期、哺乳期等阶段发生疾病。在诸多阶段,感冒、病邪随时相侵。因此,医生为女性诊治疾病时,既要解表邪,又要关注各个阶段的特点,以便因势利导,辨证施治。笔者在此针对女性月经期感冒进行说明。

    病例:患者,36岁,家住唐河县,2016年9月6日初诊。患者自述2016年9月4日来月经,次日因事外出而感冒。患者自述发热、恶寒、咳嗽、头痛、身痛、腹痛。笔者发现患者舌红苔白,脉细数,认为患者是经血来潮时外感风邪,治疗时应养血祛风、和解少阳。
, 百拇医药
    拟方:小柴胡汤加味。

    方药:柴胡,前胡,荆芥,钩藤,赤芍药,白芍药,酒丹参,川芎,酒黄芩,连翘,青蒿,玉竹,陈皮,红花,半夏曲,麦冬,桔梗,甘草,葱白一根为引。共3剂,用水煎服,每日服药3次。笔者嘱咐患者饮食要清淡,不要食用生冷、厚味之物。

    二诊:2016年9月9日,患者服药后热退,疼痛减轻。笔者再次为其开药,以巩固疗效。

    方药:黄芪,防风,桔梗,甘草,鸡血藤,女贞子,焦术,陈皮,麦冬,川芎,芦根为引。用水煎服。

    因地(环境因素)治感冒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都有其特性,比如东南地区多潮湿、西北地区多干燥……医生在治疗感冒时,不要忽视地域因素。

    病例:张跃,男,26岁,在甘肃工作。有一天,张跃得知爷爷病重,立刻带病(感冒数日未愈)回到河南。回来时,张跃发热,头痛,咳嗽而无痰,咽干鼻燥,口渴心烦,舌红,苔薄白,脉体大而虚数。笔者诊断为燥伤肺卫,气阴两虚,治疗时应益气养阴、润燥解表。

    拟方:清燥救肺汤加减。

    方药:桑叶,杏仁,生石膏,沙参,麦冬,天花粉,连翘,炙枇杷叶,前胡,鱼腥草,甘草。芦根、梨皮为引。用水煎服,每日服药3次。

    二诊:服药3天后,张跃痊愈。

    (刘健运,男,从事中医工作60多年,主编《医德讲义》《刘氏医学文集》《医苑文萃》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是“南阳市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