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17.07.27
编号:8319
如何识别躯体形式障碍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27日 医药卫生报 2017.07.27
     南乐县第二人民医院 王俊成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患者所体验到的躯体症状可以是多种多样或经常变化的,可以涉及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如胃肠道方面的腹痛、腹胀、呃逆、嗳气,大便次数增多,稀便;呼吸循环系统的气短、呼吸困难或过度换气,心悸、胸痛或心前区不适;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或排尿困难,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紧缩或不适感,分泌物异常增多;皮肤方面的异常感觉,烧灼、麻木、酸痛或有刺痛感等。也可呈现为身体某部位慢性持续性的疼痛,如头痛、面部痛、腰背痛、盆腔痛或游走性疼痛等;或认为身体某部位变形、畸形、存在缺陷、紊乱等。因为这些症状的困扰,患者异常焦虑、忧愁,食睡不佳。

    这些躯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

, http://www.100md.com     这类患者具有敏感、多疑,过于关注自身的人格特点。很多患者会产生这样一种观点:自己患有某种尚未诊断出来的疾病,接着是焦虑的增加和频繁地看医生。这种增加的焦虑导致患者对躯体状况的感知选择性增强。患者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胃肠蠕动。这可能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即选择性感知增强导致患者反复求医,自我监测血压、脉搏、大小便等,一有异常又引发更多的焦虑,而焦虑又可能导致更多的躯体不适。

    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躯体症状是个体对自身内部或外部环境害怕的替代,是一种变相的情绪发泄。医学界有人提出了患者角色的概念,强调社会对患者角色的特权、补偿等强化效应,即通过患病,可以回避不愿承担的责任并取得关心和照顾,又称继发获益。

    这类患者最初多就诊于内科或外科。精神科医生所遇到的往往是具有多年就诊经历、大量临床检查资料、用过多种药物甚至外科手术后效果不佳的病例。由于目前各科医生对此类患者的识别率较低,故常常造成对此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并由此造成巨大的医药资源浪费。
, 百拇医药
    因此,提高当代各科医生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识别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躯体形式自主功能紊乱和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等多种形式。

    本病属心理障碍,心理治疗是重要的。

    首先,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所患疾病。要让患者认识到虽然病痛严重,但并不存在实质性病变,对生命、健康不会带来威胁;还要让其认识到严重的病痛体验,只是自身不良的心理感受所致,要学会与症状共存,“和平共处”,不为其所扰,不为之苦恼,其病痛体验自然会减轻。

    其次,要帮助患者转移对病痛体验的注意力,降低对自身症状的过度关注。这类患者常常受疾病折磨多年,一般思想包袱都很重,头脑中时刻挂念自己的病痛,越是注意它,症状体验就会越严重。要忽视它,学会转移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例如,多从事一些自己喜好的事情或活动,从而减轻对疾病的思想负担,逐步消除病理的痕迹。

    再次,要帮助患者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除心理治疗外,还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配合应用一些抗焦虑或抗抑郁药,以帮助缓解症状,改善病情。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家属的鼓励以及积极的自我暗示都甚为重要,对于疗效的巩固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系濮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濮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