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19.02.12
编号:20652
《太平圣惠方》的来历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2日 医药卫生报 2019.02.12
     《太平圣惠方》的来历

    □李爱军

    《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是北宋初期官方组织编纂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太平圣惠方》内容丰富,结构完整,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对后世方剂学医书的编纂影响很大。

    北宋时期,宋太宗赵光义在年少时就曾立志从医。他十分喜爱祖国医学,勤奋好学,并且熟读古今医学书籍,通晓医学词理。他在朝廷做官时,经常有人请他看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汴梁(今开封)建立了北宋,在位16年。赵光义继位后对岐黄之术仍念念不忘。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赵光义命太医局官员各献家传良方、名方,并颁诏天下,广泛搜集民间验方、秘方。赵光义亦将自己千余首家藏珍方交付太医局,并曰:“朕昔自潜邸,求集名方,异术玄针,皆得其要,兼收得妙方千余首,无非亲验,并有准绳,贵在救民,祛除疾苦,并遍于翰林医官院,各取到经手家传应效药方,合万余道……”

    赵光义悉知诸方荟萃,十分喜悦,即命已奉诏归俗的原汴梁建隆观道士、当时身居翰林医官使的王怀隐和副使王祐等编纂医药方书。历经10余载,《太平圣惠方》终于在淳化三年(992年)编成。

    《太平圣惠方》共分1670门,汇录名方16834首,包括赵光义在潜邸时所集千余首医方,及太平兴国三年诏医官院所献经验方万余首,经校勘类编而成。

    《太平圣惠方》首列“诊断脉法”,次列“用药法则”,然后按各种病源、证候详列处方和其他有关医疗方法。每门之前均冠以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关病因论述,其后分列处方及各种疗法;每方列主治、药物及炮制、剂量、服法、禁忌等。该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北宋初期之前医药学术的发展水平,是医学史上第一部病因、病理、证候学专著,既理论联系实际,又具有理、法、方、药等完整体系。宋朝“监局用此书课试医生”,可见《太平圣惠方》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学术权威性。

    《太平圣惠方》总结了唐宋以前各种方书的有关内容和民间的医疗经验,是当时及以前历代各家验方的汇编,又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著作,其内容丰富,理论观点也比较统一,对中医方剂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在医学理论方面也有颇多论述和阐发。因此,《太平圣惠方》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实用价值。

    庆历六年(1046年),何希彭等人从《太平圣惠方》中节选6000余首缩编成《圣惠选方》,刊应于世,后被作为医药学教科书,沿用长达数百年之久,对北宋以及后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作者供职于郑州广安中医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