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辨治病毒性结膜炎
□王 付
李某,女,32岁。患者1年前至今反复出现病毒性结膜炎发作,经朋友介绍后,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
刻诊:患者白睛红赤伴有点片状溢血,胞睑红肿伴灼痛感,五心烦热,盗汗,倦怠乏力,耳后淋巴结肿痛,怕光流泪,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浮略数。
辨证:郁热迫血夹气虚证。
治疗:清宣郁热,凉血明目,益气燥湿。
方药:麻杏石甘汤、百合地黄汤与栀子柏皮汤合方加味。麻黄12克,杏仁10克,石膏24克,百合15克,生地黄50克,栀子15克,黄柏6克,玄参30克,红参10克,青葙子20克,炙甘草10克。共6剂。上药用水800毫升~1000毫升,浸泡30分钟,然后用大火烧开,小火煎煮40分钟,每次服用150毫升;第二次服用前,煎煮15分钟;第三次煎煮若水少可酌情加水,煎煮15分钟。每天1剂,分3次服用。
二诊:患者白睛红赤伴点片状溢血减轻,倦怠乏力好转,口渴,按上方将石膏增加至45克。共6剂。
三诊:患者胞睑红肿灼痛感基本消除,耳后淋巴结肿痛减轻,以前方继续服用6剂。
四诊:患者各种疾病基本消除,又以前方治疗,服药20余剂,以巩固疗效。一年后随访患者,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白睛红赤,胞睑红肿辨证为郁热;五心烦热、盗汗,辨证为阴虚血热;倦怠乏力,辨证为气虚;苔黄腻,辨证为湿热,综合以上症状辨证为郁热迫血夹气虚证。方以麻杏石甘汤,清宣郁热;百合地黄汤,清热凉血滋阴;栀子柏皮汤,清热燥湿,加红参补益中气,玄参清热凉血,青葙子清肝明目。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作者供职于河南经方医药研究所), http://www.100md.com
李某,女,32岁。患者1年前至今反复出现病毒性结膜炎发作,经朋友介绍后,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
刻诊:患者白睛红赤伴有点片状溢血,胞睑红肿伴灼痛感,五心烦热,盗汗,倦怠乏力,耳后淋巴结肿痛,怕光流泪,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浮略数。
辨证:郁热迫血夹气虚证。
治疗:清宣郁热,凉血明目,益气燥湿。
方药:麻杏石甘汤、百合地黄汤与栀子柏皮汤合方加味。麻黄12克,杏仁10克,石膏24克,百合15克,生地黄50克,栀子15克,黄柏6克,玄参30克,红参10克,青葙子20克,炙甘草10克。共6剂。上药用水800毫升~1000毫升,浸泡30分钟,然后用大火烧开,小火煎煮40分钟,每次服用150毫升;第二次服用前,煎煮15分钟;第三次煎煮若水少可酌情加水,煎煮15分钟。每天1剂,分3次服用。
二诊:患者白睛红赤伴点片状溢血减轻,倦怠乏力好转,口渴,按上方将石膏增加至45克。共6剂。
三诊:患者胞睑红肿灼痛感基本消除,耳后淋巴结肿痛减轻,以前方继续服用6剂。
四诊:患者各种疾病基本消除,又以前方治疗,服药20余剂,以巩固疗效。一年后随访患者,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白睛红赤,胞睑红肿辨证为郁热;五心烦热、盗汗,辨证为阴虚血热;倦怠乏力,辨证为气虚;苔黄腻,辨证为湿热,综合以上症状辨证为郁热迫血夹气虚证。方以麻杏石甘汤,清宣郁热;百合地黄汤,清热凉血滋阴;栀子柏皮汤,清热燥湿,加红参补益中气,玄参清热凉血,青葙子清肝明目。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作者供职于河南经方医药研究所),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