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22.12.24
编号:40996
隐藏在脑中的“不定时炸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2月24日 医药卫生报 2022.12.24
     □王 栋

    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居于脑血管意外病人中的第三位,仅次于脑梗死及高血压脑出血。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风险。85%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颅内动脉瘤的破裂引起,其破裂后产生的后果往往更为严重,据调查研究显示,颅内动脉瘤首次破裂后死亡率约为30%,再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65%,而破裂的时间往往无法预测,脑内的“不定时炸弹”也因此得名。由此可见早期发现及积极的外科干预对于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意义重大!

    颅内动脉瘤是什么,为何如此危险?

    颅内动脉瘤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肿瘤”,而是由于脑内局部血管壁异常改变引起的血管瘤样凸起,就类似于车胎鼓包,在车辆行驶途中随时有可能爆胎,而动脉瘤亦是如此,一旦形成后,因为高血压、运动、季节气温变化等各种有可能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均有可能诱发破裂。破裂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若出血量大,急性期就会引起脑疝,危及生命,同时血液刺激引起脑血管痉挛导致脑缺血;而后期还有动脉瘤再次破裂以及形成脑积水的风险。

    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未破裂动脉瘤一般无特殊临床表现,较大的动脉瘤对周围神经组织产生压迫可能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

    动脉瘤破裂后的典型表现包括: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等。

    如何发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未破裂动脉瘤多为体检行CTA、MRA检查发现其具体部位;如上述两种检查不能明确是否为动脉瘤,或经评估有较高破裂风险并需治疗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有进一步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动脉瘤、动脉瘤形态及准确测量的必要。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目前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近些年来随着介入手术材料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不断提高,同时作为微创手术,相较于开颅而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具体的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术后随访有哪些?

    介入术后初次复查时间为6个月左右,开颅手术术后初次复查时间可延长为1年,患者应分别在术后的1、2、3、5年进行影像随访,此后是每3~5年进行影像随访。影像随访的“金标准”是DSA,影像检查的推荐优先顺序:DSA优于CTA,CTA优于MRA。

    (作者供职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