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23.02.16
编号:41617
服用精神类药物后为何出现四肢僵硬
http://www.100md.com 2023年2月16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2.16
     □董 男

    案例分析

    一个小伙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时,其家人给医生说孩子患有多疑症,总是怀疑有人会伤害他,整个人变得紧张害怕,不敢出门,后来到当地精神科门诊就诊,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用利培酮、丁螺环酮等药物治疗,多疑被害的感觉慢慢减轻了,但是最近出现活动不自如、四肢僵硬、面目表情呆滞等情况。家人担心孩子病情加重,赶忙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接诊医生经询问患者的感受得知,患者觉得四肢好像被橡皮筋勒着一样,发紧,不自在,活动没有之前灵活。患者双眼会不自主地上翻,持续一段时间后会缓过来。这种情况还会时常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同时,患者还感觉到双眼看东西没有之前清楚了。

    综合分析患者目前的表现,以及患者心理测试量表,医生未发现患者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考虑患者处于病情巩固期,建议患者逐渐换药或者加服治疗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家属同意加用治疗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苯海索片。患者服用苯海索片每天4毫克,第二天四肢僵硬不灵活感觉减轻,双眼上翻次数减少;1周后四肢活动自如,双眼上翻消失,双眼视物模糊基本消失。家人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这名患者的表现属于锥体外系反应。

    锥体外系反应的几种类型

    锥体外系反应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较常见的神经系统副作用,主要表现有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类帕金森病、迟发性运动障碍等

    第一类: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会有不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头、张口困难等。上述就诊的患者就是这种情况,加用苯海索片治疗,很快就能见效。

    第二类:静坐不能。患者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此类表现容易被误认为病情加重,因此错误地增加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从而使症状加重。针对这种情况,处理起来其实很简单,加用苯二氮卓类(如劳拉西泮、地西泮、阿普唑仑等),或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进行治疗,患者的症状就可以有缓解。

    第三类:类帕金森病。患者出现手足震颤、肌张力增高等症状,严重者有协调运动丧失、慌张步态、僵硬、面具脸、流涎等。

    第四类: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常见舌、嘴唇周围轻微震颤或蠕动(有人形容像磨牙一样)。

    出现以上几种表现,有时容易被误诊,导致患者恐慌。家属在患者出现四肢僵硬、表情呆滞时,往往处于关心紧张状态,容易让患者直接停药。殊不知,直接停药容易出现撤药反应,患者同样会出现烦躁不安、出汗、心动过速等症状;停药可能导致病情波动,甚至复发。

    锥体外系反应在精神科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很快就能缓解。患者及家属要正确对待,避免因过度紧张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