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23.03.09
编号:42024
脑震荡的判断与处理
http://www.100md.com 2023年3月9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3.09
     □刘伟丽

    说起脑震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也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男、女主角脑震荡后失忆的桥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头部难免会受到外伤。那么,头部受伤后,如何判断是否会出现脑震荡?得了脑震荡会失忆吗?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脑震荡的知识。

    什么是脑震荡

    脑震荡也被称为轻度外伤性脑损伤,即头部受到外伤如打击或撞击后出现短暂性的意识丧失,随即就能清醒过来,没有器质性的伤害,但可能会遗忘部分记忆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头部受伤后,脑震荡患者一般在半小时内恢复清醒,可能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数日后便可恢复正常,并无永久性的脑损害,一般不会影响智力。脑震荡按损伤程度可以分为五级:一级脑震荡患者仅出现轻微的思维混乱,有一点儿迷糊,受伤后,患者在5分钟~15分钟内就能完全清醒,无昏迷等后遗症;二级脑震荡患者会出现轻微的意识混乱和创伤后遗忘、耳鸣、眩晕、头痛;三级脑震荡患者与二级脑震荡患者的症状基本相似,但三级脑震荡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逆行性遗忘;四级脑震荡患者会出现5分钟以内的意识丧失,伴有昏迷、昏睡、嗜睡、意识模糊和反应迟钝等表现,患者的顺行性或逆行性遗忘都很明显;五级脑震荡患者意识丧失时间等于或大于5分钟,他们的顺行性或逆行性遗忘时间明显延长,有明显的耳鸣、眩晕、头痛症状。

    如何判断是否出现脑震荡

    患者在受到外伤后,会出现意识障碍,持续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且清醒后对受伤时的情况和受伤过程无法回忆,但对于受伤前的事情能够清楚地记起。大多数脑震荡患者清醒后有头痛的症状,头痛的部位和性质各有不同,常见为额部的隐痛和压榨样疼痛,休息后可好转,疲劳后症状会加重。通常,患者还会伴有头昏、头晕、耳鸣、恶心、呕吐、乏力、视物模糊、心悸、失眠、烦躁、怕吵闹、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头痛一般可持续数日至数周,以后可逐渐消失。有的患者的头痛症状消失较慢,要持续到数月至数年。

    脑震荡的处理措施

    脑部受到外伤的患者必须加以重视。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卧床休息1天~2天,后续如果没有其他症状就可以下床活动,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头部出现血肿的患者,应立即到医院拍片检查,查看是否出现颅骨骨折;有意识障碍伴随休克的患者,应立即采取平卧姿势,固定头部,拨打急救电话。

    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

    在饮食方面,脑震荡患者不能食用易引起兴奋的食物,如咖啡、浓茶等,这些会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影响患者恢复。此外,脑震荡患者不可食用凉性、油腻、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会阻碍大脑血运、加重肠胃负担、刺激血管扩张,不利于患者恢复。在生活方面,脑震荡患者可以听一些舒缓类的轻音乐,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分散对脑震荡的注意力,加快身体康复。

    结束语

    我们的大脑并非坚不可摧,它需要我们的保护,在受伤时要及时就医,避免脑震荡的发生。

    (作者供职于登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