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X > 血尿
编号:42332
尿隐血阳性≠血尿
http://www.100md.com 2023年3月25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3.25
     □席微波

    很多人看到尿隐血阳性就会过度紧张,担心肾脏出了问题。那么,尿隐血阳性就是血尿吗?出现血尿一定是肾脏出现问题了吗?

    什么是血尿

    血尿是指尿液中有超过正常量的红细胞。以镜检为诊断标准,即1周~2周内3次或以上尿中红细胞数超出正常范围:离心尿≥3个/高倍视野或非离心尿≥1个/高倍视野或尿沉渣计数>8000个/毫升。

    根据是否肉眼可见,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指显微镜下发现红细胞,后者指肉眼即能见尿呈“洗肉水”色或血样甚至血凝块。每1000毫升尿含血量>0.5毫升即可出现肉眼血尿。

    真性血尿和假性血尿

    1.尿隐血阳性≠血尿
, http://www.100md.com
    试验原理:利用血红蛋白的氧化性与试纸的呈色反应。尿中有还原物质如维生素C,可呈假阴性;尿中有肌红蛋白、血红蛋白、过氧化物酶、次氯酸盐等会导致假阳性。健康人1.8%~5.8%尿隐血阳性,尿隐血与镜检往往不平行。注意:尿隐血仅为筛选试验,确诊必须尿沉渣镜检。

    2.红色尿≠血尿

    服用含色素的食品或药物,如红心火龙果、黑莓、甜菜、红辣椒、人造色素;利福平、苯妥英钠、果导片等;新生儿尿液中的尿酸盐可导致尿布呈红色;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可呈现酱油色、棕色或茶色;卟啉尿可呈现红葡萄酒外观,要注意的是尿沉渣镜检均无红细胞。

    3.非泌尿系的出血,如月经血、下消化道出血混入尿中

    血尿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症状之一。98%血尿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2%血尿由全身疾病或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病变所致。
, http://www.100md.com
    肾脏疾病:肾小球疾病,分为原发性(急性、慢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继发性(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遗传性(薄基底膜肾病、遗传性肾炎);感染是指肾结核、肾盂肾炎;畸形是指肾动静脉瘘、多囊肾等;肾血管病变是指肾静脉血栓、胡桃夹综合征;损伤是指肾挫裂伤;药物所致是指磺胺、庆大霉素、汞剂等带来的病变。

    尿路疾病: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结石,如输尿管、膀胱结石;其他,包括肿瘤、息肉、憩室、异物、药物等。

    全身疾病:出血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心血管疾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他,如维生素K缺乏、特发性高钙尿症、溶血尿毒综合征、剧烈运动等。

    完善检查 明确病因

    发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比如尿三杯试验、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尿培养、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钙测定、肝/肾功能、血脂、血常规、凝血功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自身抗体、泌尿系及肾血管影像学检查、尿路造影、膀胱镜检、肾脏活检等。

    尿隐血阳性不必过度紧张,其易受多种因素干扰,不能作为确诊血尿的依据。若多次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超过正常范围,则提示真正的血尿。

    血尿的病因复杂,绝大多数为泌尿系统疾病所致,但临近脏器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导致血尿。

    怀疑血尿应尽早至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单纯性血尿,镜下血尿小于6个月,不伴蛋白尿,无须特殊治疗,但应坚持复查随诊。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