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出血
编号:42541
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脑出血
http://www.100md.com 2023年4月1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4.01
     □赵 君

    脑出血多发于中老年人,属于一种急性病,往往发病较快,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有关文献表明,在存活的脑出血患者中,约3/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其中重度残疾者约占40%,给众多家庭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其实,脑出血是可以预防的,做好预防措施,能大大减少脑出血的发生概率。那么,脑出血该怎么预防呢?下面大家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主要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引发脑出血的原因众多,包括高血压、吸烟酗酒、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情绪激动、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疾病等。脑出血患者发病突然,早期死亡率较高,幸存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功能障碍,包括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及吞咽障碍等。

    脑出血的日常预防措施

    目前,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多为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但是通过预防可以做到治未病,在日常生活中从不同的角度做好预防,可以有效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1.定期体检。如果患有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定期进行血压与血脂的监测,及时服药、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保持血管的弹性,避免慢性病诱发脑出血。

    2.情绪稳定。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的情绪,缓解紧张心理,尤其是老年患者要避免悲喜过度,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3.饮食清淡。脑出血患者要少食用动物脂肪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糖也不宜食用过多,可多吃豆类、水果、蔬菜和鱼类等。血压较高、动脉粥样硬化、血脂高者更要饮食清淡。

    4.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5.保持大便畅通,避免过度用力排大便,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软化粪便,以免血压突然增高。

    6.忌烟酒。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并能引起血管痉挛。长期大量饮酒也会促使血管破裂。

    7.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坚持锻炼,以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日常生活中注意天气的变化,做好保暖工作,让身体快速适应气候变化。

    8.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在生活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一般情况下,脑出血发生之前会出现先兆症状,比如头痛、嗜睡、呕吐等,如果出现这一类先兆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作者供职于禹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