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23.05.18
编号:43473
纵隔淋巴结肿大检查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23年5月18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5.18
     □张 苗

    纵隔淋巴结肿大是胸部CT报告上常见的一个诊断,要理解这个名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纵隔。

    纵隔是胸腔内生长在两肺中间的各种组织气管的合称,包括心脏、主动脉以及主动脉弓、气管、食管、脂肪、神经、淋巴结。其中,淋巴结主要起到引流肺等器官的淋巴液,并负责其免疫工作,当致病因素进入人体时,会导致淋巴结中的组织构成发生变化,比如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或者新的物质进入到淋巴结内,从而导致淋巴结直径增大,这就导致了纵隔淋巴结肿大。

    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疾病有哪些?

    第一种是感染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引起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如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常见于青年人,肺门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一侧,纵隔淋巴结受累时各组淋巴结均可肿大,以右侧气管旁淋巴结肿大最为多见。在增强CT扫描时,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呈环形增强,中间没有被强化的部分是液化坏死区。

    第二种是淋巴系统本身的疾病。如结节病和淋巴瘤。结节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纵隔淋巴结肿大范围比较广泛,绝大部分呈双侧对称性。淋巴瘤引起纵隔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血管前间隙及气管周围淋巴结。纵隔各组淋巴结也均可受累,会引起浅表淋巴结肿大。

    第三种就是恶性肿瘤的纵隔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是肺癌,也可来自其他邻近器官如食管、乳腺和胸腺恶性肿瘤的转移。诊断转移性淋巴结肿大,首先要有恶性肿瘤病史,也有少数情况无法在影像学上找到原发灶,如小细胞肺癌,由于其恶性程度高,有时仅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

    第四种其他病变。普通感染,囊肿及巨大淋巴细胞增生症等。

    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检查方法有胸部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 纵隔镜和胸腔镜;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食管腔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US–FNA)。

    纵隔淋巴结肿大为主要征象疾病常见于淋巴结核、淋巴瘤、结节病、中心型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等,对其进行准确诊断鉴别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对纵隔淋巴结肿大性疾病,临床上检查手段多种多样,胸部CT及PET/CT为无创性检查,对判断良、恶性疾病诊断价值较大,可以指导进一步选择有创性检查。

    纵隔镜和胸腔镜;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食管腔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US–FNA)。为有创性检查手段,可以获得组织标本或细胞标本,从而最终明确病理诊断,临床工作中可选择性地应用上述检查。

    (作者供职于邓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