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43792
脑梗死的病因及症状
http://www.100md.com 2023年5月30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5.30
     □尹慧敏

    在中国,脑梗死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健康第一杀手”,每5个死亡的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是死于脑梗死。脑梗死的发病年龄为45岁~75岁,平均发病年龄是66.5岁。脑梗死的复发率为40%,复发率不低。

    脑梗死会致人瘫痪、不会说话、生活不能自理,严重者会引起死亡,所以,科普脑梗死相关常识,就显得格外重要。

    常见病因

    高血压、糖尿病 这部分患者的血液都比较黏稠,特别容易发生血管堵塞,出现血栓,引发脑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及缺乏运动也成了脑梗的危险因素。

    心房纤颤 有20%的脑梗死是由心脏病引起的血栓导致。最常见的是心房纤颤。心脏房颤后,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极易导致脑梗死。通过心电图能确诊房颤,发现房颤后,要去心内科正规治疗。临床会使用抗凝药物、射频消融手术、左心耳手术控制血栓,从而预防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有30%以上的脑梗死,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后形成的血栓导致的。体检时,除了抽血化验,看看有没有“三高”,最重要的是看看颈动脉是否有斑块,特别是不稳定斑块。发现颈动脉有不稳定的斑块后,要积极控制,如果不稳定的颈动脉斑块控制不佳,就容易破裂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脑梗死。

    生活作息不规律 生活作息规律不好、情绪不稳定、压力大,都会导致脑梗死。在生活作息不规律的情况下,可能一个小小的病毒侵犯,就能引起脑梗死。

    抽烟、酗酒 研究显示,有近50%以上的脑梗死患者有长期吸烟及饮酒史。吸烟会引起血液中脂质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增加血黏度。饮酒会导致酒精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导致脑血管收缩、痉挛。

    典型症状

    经常性头晕、眩晕 日常生活中,不少疾病都伴有头晕、头痛等不适,易被忽视。如果近期经常有突发眩晕,伴随呕吐、恶心、耳鸣、听力困难,甚至不明原因的倒地,一定要警惕脑梗的出现。

    短暂性视力障碍 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但是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要警惕这并不是简单的视觉疲劳,而是视觉中枢脑区的缺血“警报”。具体表现为视力模糊、看东西不完整、视野缺损,大多数在短时间内会自行恢复。这是脑梗的早期信号,千万要重视。

    肢体或面部麻木 单侧脸部、唇舌、肢体突然感觉发麻,抓东西不稳或走不了路,尤其是充分活动后麻木感依然存在,或缓解后又反复发作,要警惕。

    语言、性格改变 由于影响到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脑梗前患者会出现发音困难、说话含糊、失语、书写困难等情况。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个性的突然改变,比如以前开朗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或急躁多语。

    (作者供职于鹿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 百拇医药